2月23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了“到2022年,老年健康支撑体系不断完善,老年健康服务机构数量显著增加,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服务队伍更加壮大,服务资源配置更趋合理,老年人健康素养稳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得到基本满足”的主要目标。建设省级老年医疗中心
“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一环,建立完善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非常重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崔礼军表示,目前我省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要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更有力地支撑健康老龄化,必须建立完善“六个体系,一个机制”。
在老年人医疗服务体系方面,我省将完善省、市、县、乡镇(社区)、村(街道)五级老年人医疗网络。推动建设省级老年医疗中心(老年医院),履行全省老年医疗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职责。在市级建设区域性老年医疗中心及其分中心、县级建设老年医学科,形成完备的老年医疗网络。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在各级医疗机构落实老年医疗优待政策,所有医疗机构设立为老年人绿色通道,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适老化改造,解决老年人就医“数字鸿沟”问题。每年为老年人体检一次
在完善老年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方面,我省将以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和医养结合项目为主,为老年人提供每年不少于1次的健康体检;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不少于2次医养结合服务,大力提高老年人健康档案建档率。加大力度推进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根据老年人不同需求设计签约服务包,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居家医疗需求。加强老年人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伤害预防工作力度,当好老年人健康“守门人”。
在完善老年健康人才供给体系方面,我省将推动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老年医学、药学、护理、康复、心理、中医保健、安宁疗护等相关专业和课程。鼓励退休医师、护士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整合教育、卫健、人社等各方面资源,逐步建立专业、优质、高效的老年健康服务人才供给体系。医养结合机构扩容提质
为完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我省将从“扩容”和“提质”两个方面入手,增加医养结合机构存量,推进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签约服务。按照《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指南(试行)》《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试行)》,开展医养结合机构质量提升行动,全面提高医养结合机构医疗服务的规范化水平,建设医养结合示范基地、示范项目、示范中心。加大社区医院老年医疗护理功能建设,把社区医院打造成面向居民的医养结合基地。
同时,我省还将完善老年人健康教育体系,大力开展“老年健康活动宣传周”“敬老月”等集中宣传活动,广泛宣传老年健康知识。利用各种集中宣传活动普及《老年健康三十条》等老年健康科学知识,依托社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老年人健康讲堂,开展经常性的老年健康知识宣讲活动,促进老年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高。加大医院老年科设置比例
在加强老年人疾病诊治方面,我省将从完善老年医疗服务网络,推进老年医疗机构建设,发挥中医药特色诊疗作用,探索建立老年医疗服务新模式,落实老年人绿色通道等医疗服务优待政策5个方面,加强老年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到2022年,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设置老年科比例达50%以上,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室设置比例达到90%,所有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80%以上的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
此外,我省还将加强长期照护服务,从探索建立从居家、社区到专业机构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模式,提高老年人照护能力和水平2个方面,鼓励长期照护服务发展,增加长期照护服务供给;加强安宁疗护服务。从完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完善安宁疗护服务收费政策,优化安宁疗护3个方面,推进形成合理的安宁疗护工作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满足老年人安宁疗护需要。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叶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