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一早,一场沙尘暴突袭,北方多地黄沙漫天。中央气象台将沙尘暴预警升级至黄色预警。这是近10年来影响我国最强的沙尘天气过程。久违的沙尘暴从何而来?影响为何这么大?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沙从哪里来?
“这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大,是近10年以来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主任张碧辉说。
张碧辉表示,本次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主要起源于蒙古国,由于蒙古气旋发展强盛,沙尘随着气旋后部的冷高压东移南下影响了我国北方大部地区。他指出,这次沙尘天气的成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前期蒙古国、我国西北地区气温偏高明显,普遍偏高5至8℃,这些地区近期降水比较稀少,地表条件非常有利于沙尘天气的发生;另一方面,受较强的蒙古气旋影响,从新疆北部到甘肃中西部、内蒙古大部、华北北部等地区先后出现6至8级大风,为这次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了热力和动力条件。
会不会常态化?
北京市气象台气象服务首席吴宏议介绍,北京市最近一次沙尘暴是6年前,出现在2015年4月15日,2020年3月18日曾出现扬沙天气。3月份北京常年平均沙尘日数为2.4天,最多为12天(1954年),2000年以来最多9天,出现在2001年。
张碧辉说,这次的沙尘天气需要两方面原因配合,一方面是前期升温、降水偏少,另一方面就是蒙古气旋强度很强。“这两种条件同时配合,不是一种常态化的天气。”
防护林能阻挡吗?
近年来我国大力植树造林,防护林可以阻挡沙尘暴吗?对此,张碧辉解释,栽植防护林主要是近地面地表植被发生变化,对整个风场的影响范围非常有限。对于这种非常强的天气过程来说,防护林的影响程度基本上可以忽略。
对减少风沙来说,植树造林能起到哪些作用?他表示,防护林对近地面的小范围风场有一定的影响。一方面,植被根系的固沙、蓄水作用,可以抑制起沙;另一方面,防护林对局地的风场、扬沙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张碧辉说,近年来得益于我国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工作的推进,沙尘天气得到明显的改善。但在非常不利的气象条件下,仍然会出现大范围、高影响的沙尘暴天气。
沙尘何时消?
值得注意的是,16日,随着沙尘逐步南下,影响范围可能波及华中及长三角中北部地区,同时华北地区受偏南风影响,有沙尘过程残留及回流风险。
17日至18日,受东北向冷空气及下游降水过程影响,区域沙尘过程逐渐沉降清除。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