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390多万居民“出棚进楼”
“十三五”期间,我省棚户区改造开工总量位居全国第四
  全省棚户区改造累计开工135.81万套、基本建成115.27万套;公租房新增竣工25.4万套、新增分配32.93万套……“十三五”期间,我省城镇住房保障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超过3700亿元,拉动全社会总投资增加近4700亿元,在改善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补齐短板等方面发挥了一举多得的积极作用。
  公租房建设总量居全国第四
  “十三五”期间,我省棚户区改造累计开工135.81万套、基本建成115.27万套,新增竣工交付131.04万套。棚户区改造五年开工总量位居全国第四,开工目标任务完成率达到129.34%,约390多万棚户区居民实现“出棚进楼”。2016年,安徽省作为棚户区改造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省份,2018~2020年,阜阳市、合肥市和亳州市作为棚户区改造工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城市,先后4次获国务院表扬激励。
  近年来,我省公租房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全省公租房新增竣工25.4万套、新增分配32.93万套。截至2020年底,全省累计建设公租房94.69万套,总量位居全国第四。经盘活处置后,公租房实物配租达78.06万套、租赁补贴在保家庭21.14万户,惠及群众111.73万户。
  记者了解到,我省还实施公租房分类保障,全省城镇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依申请应保尽保。同时,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在合理轮候期内得到保障。而且对环卫、公交等基本公共服务行业困难职工群体实施精准保障,稳步将新就业无房职工、稳定就业务工人员等新市民群体纳入保障范围,保障对象中新市民群体占比达43%。
  公租房运营管理实现专业化
  “十三五”期间,我省公租房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全省公租房常态化申请受理机制持续完善,申请受理、准入审核、分配管理的流程不断优化。其中,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试点工作逐步推开,全省7个国家级试点城市的38个项目2.23万套公租房,省级试点的17个城市56个项目65815套公租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实现了公租房运营管理的专业化、社会化、规范化。住房保障领域信用体系基本建立,公租房管理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为做好住房保障与住房市场有效衔接,全省各地根据住房市场发展变化和商品住宅库存去化周期,及时调整完善棚改安置政策,做好与房地产市场的有效衔接。商品住宅库存不足、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地区,及时取消货币化安置的优惠政策,更多采取实物安置方式建设棚改安置住房。商品住宅库存量大、市场房源充足的地区,继续稳妥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有力地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梅辰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星级记者徐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