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有些地块裂缝达到一米深”
淮北市遭遇罕见旱情,各部门协作抗旱保种
  夏收结束后,农业生产进入夏种。进入6月份,淮北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土壤失墒较快,旱情持续发展,给夏种工作带来不利影响。6月21日,记者从淮北市应急管理局获悉,面对持续发展的旱情,淮北市应急部门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会同各有关部门落实抗旱措施。目前,淮北市动用抗旱浇灌机电井3万余眼,投入抗旱机械9.26万台(套),已完成浇地167.15万亩。
  这次的旱情多年来罕见
  今年52岁的邱振明是濉溪县百善镇人。从2013年开始,他就流转田地发展农业种植,今年流转了大约4000亩地。如今夏种已经开始,受旱情影响,最近几天他都忙着抗旱抢播。
  “从2013年到现在很少遇到这样的旱情。”邱振明说,这段时间干旱少雨,土地干裂,为了抢播,这些天他早上4点多就起床,一直忙到晚上8点,“用自动喷灌机灌溉,田地也有机井。”
  邱振明向记者介绍,现在小麦已经收割了,主要播种的是玉米和大豆。“天气预报说明后天有雨,我准备下雨前进行抢播,明天(6月22日)中午前全部播种结束。”邱振明说,如果届时有雨,就省心了。
  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农业综合站站长刘红杰向记者介绍,从6月12日开始,镇里就开展抗旱工作,前些天也下了一场雨,虽然达到播种条件,但是达不到出苗的条件,所以需要进行第二次补水。
  “镇政府召开了相关会议,动员疏通辖区内田地中小沟渠,对损毁或者堵塞的机井进行维护和清理。”刘红杰说,这几天他到各个村进行抗旱宣传发动工作,在田块查看播种抗旱情况。“早上7点左右就出门,晚上到8点才回来。”
  刘红杰从事农技工作20多年了。在他看来这次的旱情是多年来少见的,“这次相对还是比较严重的,土地干裂,有些地块裂缝达到一米深。”
  已完成浇地167.15万亩
  6月21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从淮北市应急管理局了解到,今年以来,淮北市平均降雨量为97.1mm,较常年同期偏少5成,特别是5月份降雨异常偏少,平均降雨量仅0.1mm,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少。进入6月份,淮北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土壤失墒较快,旱情持续发展,给夏种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面对持续发展的旱情,淮北市应急部门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组织做好抗旱救灾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会同各有关部门落实抗旱措施。气象部门密切监视天气变化,组织做好“人影”作业条件会商,随时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水务部门成立8个抗旱抢种水利技术指导组和2个督察组,按照基层抗旱抢种工作需要,深入抗旱第一线开展抗旱抢种水利技术指导、监督检查,扎实推动抗旱抢种工作。农业部门采取一天一督导、一天一通报的方式,推动抗旱抢种工作,并成立了大豆油料专家指导组和科技小分队,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指导服务。目前已开展技术培训28场次,举办演示现场会2场次,培训人员2300多人。各供水单位迅速组织力量开展水源、供水设施排查,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加强供水日常管理,确保农村供水安全。
  目前,淮北市发动群众抗旱16.77万人次,动用抗旱浇灌机电井3万余眼,投入抗旱机械9.26万台(套),已完成浇地167.15万亩。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余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