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10月10日,记者从合肥高新区了解到,位于合肥市高新区石莲南路与彩虹东路交口、王咀湖东岸的合肥市科技馆新馆(自然博物馆)项目,预计于2022年10月底竣工,2023年4月正式对公众开放。
合肥市科技馆新馆(自然博物馆)占地面积70.01亩,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总投资9.08亿元。项目将科技元素融入建设全过程,力争为公众呈现一座独具特色、国内一流的综合性科技馆。其中,项目绿化种植斜屋面塑造了绿色大地景观,错落排布的金属立方体强调了科技与自然的共生,被称为“智慧盒子”。项目引入智能楼宇自控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雨水回收系统、中水回用系统、聚能燃烧等节能技术,创新使用电致变色玻璃、可调节遮阳、岩棉板、挤塑聚苯板等先进节能材料,有效减少建筑能耗损失。
据介绍,合肥市科技馆新馆(自然博物馆)以“探索·体验、理解·认知、改造·创新”为展览线索,串联整馆展教内容,下设“好奇”“自然”“我们”“安·危”“能量”“度·量”“杨振宁陈列馆”“工具”“连接”“智·造”“数学”等11个常设展厅。
截至目前,各常设展厅及大部分公共空间展项已通过深化设计评审,展品展项进入制作加工阶段。另外,为呼应深空探测实验室建设,自2022年4月起,合肥市科协与国家航天局探月中心多次会商,计划依托在建的合肥市科技馆新馆,使用馆内一楼东大厅和特展厅共1600平方米空间,打造集航天科普、成就展示、未来畅想于一体的中国深空探测科技馆。据悉,方案由国家航天局探月中心负责设计,目前正在方案深化设计和报审阶段,计划于2023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前建成,与合肥市科技馆新馆同时开放。肖玲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