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街谈巷议】只有扎根传统,方能汲取“向上”的力量
  八集国产动画短片合集《中国奇谭》,自元旦B站首播以来,四天播放量就突破千万。有豆瓣网友更是直接称赞道:“可以确定今年的最佳国产动画就是这部了。”
  可以说,自元旦以来,文化领域最引人瞩目的事件莫过于《中国奇谭》的破圈传播。坦诚地讲,这部国产动画作品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多少有些令人诧异。从体量上看,单集20分钟的体量并不显眼;就故事情节而言,《中国奇谭》并非“波谲云诡”“跌宕起伏”,8个独立故事也显得朴实无华。但偏偏就在这部不显山、不露水的动画当中藏着解读国产动画的秘密。
  《中国奇谭》的出品方除了B站外,我们看到了另一个熟悉的身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创立于1957年,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动漫制作机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鹬蚌相争》《黑猫警长》《葫芦兄弟》《宝莲灯》等作品凝聚着中国几代人的集体记忆,而以水墨画风为典型特征的表现手法最终作为极具辨识度的中国“动画学派”亮相国际,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
  但随着日本动漫1980年代进入中国,在历经长达三十多年的传播后,国产动漫市场被挤压至边缘,也恰恰在此刻,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走过一个甲子后,复兴中国“动画学派”的一系列构思浮出水面。《中国奇谭》正是在这一历史语境中登场,成为复兴中国“动画学派”实践链条上的重要一环。
  《中国奇谭》有着如此高的美誉度与B站的影响力当然有着密切关系,但渠道只是一部作品破圈传播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奇谭》令人惊艳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其内容呈现。更进一步讲,这部作品以中式动画美学风格激活了观众尘封已久的关于中国动画的所有想象。这恰如《中国奇谭》自我定义的那样:乡土眷恋、科技幻想、生命母题和人性思考这些故事主题,展现着中式想象力。
  近些年,文化领域破圈传播的现象愈发明显,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同样广受赞誉,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的设计更是令全球惊艳。纵观这些作品,无论是舞美节目,还是国产动画,抑或设计理念,都显示出一个共同特征,即所有的文本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与哲学。这背后其实隐含着一个重要命题:我们如何理解传统与现代?
  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辗转于各类平台之上的我们,其实被拖拽进一个由技术与资本编织而成的“加速社会”。时代的加速带来的不仅是时间的改变,更是精神和心灵结构的变化,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中,传统之于现代的意义更为凸显,传统将是我们身处现代“加速社会”获得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的重要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奇谭》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典型样本,也向我们彰显一个道理:只有扎根传统,方能汲取“向上”的力量。□罗霁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