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壤是什么样的?和地球上的土壤有何区别?它可以培育植物吗?2023年4月17日,一场围绕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月壤研究的科研成果策划的《阅壤——月壤科研成果主题艺术展》在中国科大拉开帷幕,前沿的科学内容借用艺术的思维,让大众触手可及。
科大获得多份月球“土特产”
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1731克月球样品成功返回地面。2021年7月12日,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在京举行嫦娥五号任务第一批月球科研样品发放仪式,标志着月球样品科学研究工作正式启动。
2021年,国家航天局发布了首批44个总计56.8812g的月球样品,并开始受理借用申请。继在第一批月球科研样品发放中获得81.1毫克月壤后,此后中国科大再次获得珍贵的月球科研样品。记者了解到,首批月球样品申请的项目,研究方向主要涉及月球表面过程、火山活动年龄、月球演化过程、矿物与挥发等多个方面。
值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3年科技活动周与中国航天日举办之际,4月1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联合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围绕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月壤研究的科研成果,策划了《阅壤——月壤科研成果主题艺术展》。展览以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样品为研究对象,呈现的是一批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个研究月壤的科学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INTHELAB科学摄影小组联合创作的多形态科技艺术作品。
记者在现场看到,由科学家、艺术家、工程师组成的科研团队,对月壤进行了多种技术的显微成像和数据融合,以艺术装置、显微摄影、音视频、文献等多元化方式完成了具有审美感与人文情怀的艺术再创作和展览展示。前沿的科学内容借用艺术的思维让大众触手可及,在传播中拥有了更强的情感性与可及性。
艺术视角下的月壤多姿多彩
月壤在偏光显微镜下呈现出的是一片色彩斑斓的世界。若想看到这片彩色世界,需要先将月壤颗粒制备成约30微米厚的薄片。对于微细的月壤颗粒而言,这并非易事。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展出了首套嫦娥五号月壤颗粒正交偏光下的显微照片,正呈现了这片斑斓的世界。
月壤颗粒中,不透明的针状钛铁矿和非晶质的玻璃,呈现为暗黑。而其它主要矿物,如:辉石、长石和橄榄石,则争相展示着各自的艳丽。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不同波长单色光组成,在干涉的作用下,长石呈现出淡雅的灰,辉石为明亮的黄和蓝,橄榄石干涉色最为艳丽和多变。不同类型的颗粒呈现出不同的美感,随着角度的变换,长石会出现颜色分明的聚片双晶;黏结物和玻璃中零星的细小矿物碎屑,时明时暗,如繁星点点;角砾岩和玄武岩五彩缤纷,则如哥特式花窗,美不胜收。
在展区中,一组科学图片的展示也引发了关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INTHELAB团队聚焦中国科大在月壤研究领域的工作,他们走进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金属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宇宙化学和地球化学同位素实验室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矿物微区分析实验室等四所实验室,对研究月壤的科学仪器和实验过程进行拍摄,为参观者构建关于月壤研究更为完整的图景。
体验“人造月壤”的独特魅力
月壤在被带回地球后,如何保存?月壤因为长期存在于月面真空中,如果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它很容易被氧化或蚀变。因此,科学家通常使用真空罐或手套箱来保存月壤样品,从而避免空气中的水蒸气或氧气接触月壤。在展厅中阅壤科研团队创作的装置作品《月上映浪》,还原了科学家研究月壤的工作场景,却置换了它的科研内容。
众所周知,月球与潮汐变换有着密切的关联。而潮汐形成的海浪也刺激着人们的视觉感受,以至于古人不断将这种转瞬即逝的自然物象借助质朴的线条语言表达出来,于是积淀形成了诸如涡旋纹、波形波纹、浪形波纹、垂幛式波纹、鹰爪浪纹,扇形纹、环圈纹、随形纹等中国传统绘画语言,同时在此基础上还延展形成了“落花流水”“海水江崖”等极具中国美学特征的工艺美术图案。
现场这组《月上映浪》展品却有着互动体验环节:观众可以操作手套箱里的版画滚筒,在研创团队模拟真实月壤构成而仿制的“人造月壤”表面,印刷出这十六朵经过历代艺术家想象、总结和创作的浪花图案。看似科学研究的场景,成为了艺术体验的现场。
据悉,此次展览通过“月壤研究成果科技艺术作品”“人类探月文献美育体验”“万人赏月互动影像”三个部分,带领观众进入人类探月史上最具清晰度和可读性的显微月壤颗粒图像,解读月球的诸种科学问题、历史时刻、文化现象,共同探究隐藏在月壤尘埃中的宇宙奥秘,交流分享每人心目中的月亮。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陈牧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