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咸汤圆,你爱哪一口?

新安晚报 江淮

  2月9日一大早,合肥街头小店待售的汤圆。 

  元宵节吃汤圆是一种传统习俗,寓意团团圆圆。2月9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走访合肥一些沿街小店、超市和甜品店等,看到店家备货充足,吸引市民选购。此外,营养专家表示,汤圆主要原料有糯米粉、淀粉、白砂糖等,糖分和油脂含量相对较高,一次食用过多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建议消费者适量食用。
  【走访】面对消费旺季,商家备货充足
  锅里水花翻滚,一颗颗汤圆随波上下……2月9日,热气腾腾的一大锅汤圆,在略显寒意的合肥街头,格外暖人心。“正月十四特别忙,一直到正月十五。”小店老板一边忙碌,一边向记者介绍,店里平常是他们老两口忙,一到元宵节前,家里人都会来帮忙。今年元宵节,老板称准备了五六百斤的量,不然不够卖。
  老板热情地介绍,店里汤圆馅料有山楂、黑芝麻、枣泥、豆沙和花生等,可在店里挑选品尝,也可以买生的回家自己煮。“建议在店里吃,这个汤是家里调不出来的。”老板向记者展示,煮好的汤圆从沸水中捞出,再放入自制的米酒汤水中,随后盛入碗中,“这个放了葛根粉、枸杞、银耳、红枣等食材,你尝尝味道就知道了。”
  “他家的是手工汤圆,是记忆里米酒汤圆的老味道。”正在选购的一位市民表示,平日里常买,马上要到元宵节,特意多买一些。“和煮饺子一样,多煮一会,里面的馅料爆浆了更好吃。”老板暖心提醒。
  2月9日中午,记者在合肥祁门路一家大型超市看到,冷藏柜内的汤圆码放整齐,“这些货都是昨天刚到的,现在有活动价,你看喜欢哪一种?”促销员向记者介绍,从上周末开始,来选购汤圆的消费者明显增多。
  从记者现场探访情况来看,汤圆或注重外形,或强调馅料,或主打健康,卖点各不相同,例如有传统的黑芝麻口味,有水果味的榴莲汤圆,有注重健康的0添加蔗糖汤圆,还有茉莉龙井、白桃乌龙类的茶味汤圆。此外,汤圆大小、外形也有区别。在该超市附近一家甜品店,记者看到一款柿子外形的汤圆,包装袋上印着“柿柿如意”的吉祥话。
  合肥龙川路上的一家甜品店,推出了大黄米黑芝麻馅的“汤圆包”。记者发现这其实是一款面包。商家称,“汤圆包”仅在2月9日至12日销售。截至9日下午3点左右,该甜品店多个门店的同款“汤圆包”已售罄,商家表示可预约第二天的。
  【争论】名称做法不同,咸甜也有差异
  俗话说,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我是南方人,老公是北方人。”合肥市民李女士称,她家做汤圆,是用热水烫揉糯米粉,然后包馅料,而老公老家做元宵,是用干粉滚制,馅小粉多,“我俩为了汤圆还是元宵的称谓争了很久,彼此尝试说服对方,但现在还是各论各的。”
  记者走访发现,除了名称和做法不同,馅料的甜咸也有区别。“这个是腐乳馅的汤圆,你可以尝尝看。”上述超市一名促销员表示,此款偏咸口,往年还有肉馅的,但这次还没到货,“想要的话,看看明天有没有。”
  记者在该超市内看到一处包汤圆的区域。一名工作人员正在现场操作,台上放有各种馅料,“肉馅的比较受欢迎,一斤不到20元”。
  “我吃过的都是甜的,咸汤圆是啥味?”一位受访“90后”女生表示。“我吃过咸口的,觉得没有甜的那么腻人,但家里人好像不习惯吃。”一位受访“80后”男士告诉记者,他是在黄山旅游时尝过一次。
  【提醒】吃汤圆别贪多,选购避免踩坑
  吃汤圆也有讲究。营养专家表示,汤圆(元宵)主要原料有糯米粉、淀粉、白砂糖等,糖分和油脂含量相对较高,一次食用过多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建议消费者适量食用,特别是消化系统相对较弱的老人和儿童。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等特殊疾病患者也要谨慎食用。
  如何选购汤圆?多地监管部门给出了提醒。例如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安全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食用元宵(汤圆)时要科学选购。建议消费者在证照齐全的场所或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注意查验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生产厂家等信息是否齐全。购买散装元宵(汤圆)时要选择卫生条件好、证照齐全、信誉好的经营单位。可通过看外观、闻气味等方式,初步判断品质优劣,若出现色泽暗淡、发灰、发酸等情况则说明质量不佳或已不可食用。
  监管部门还提醒,要妥善贮存。预包装元宵(汤圆)应按照外包装注明的贮藏条件保存;散装元宵(汤圆)放入冰箱冷冻保存时要注意分袋包装,避免与其他食物交叉污染。元宵(汤圆)应尽快食用,不宜长时间放在冰箱贮存。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赵琳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