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丰收。资料图
跨越皖浙两省的新安江,一江碧水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源头的峡谷出发,穿谷过滩,直奔下游浙江。新安江流经风景优美的歙县深渡镇三潭区域,青山秀水和独特地理小气候,又孕育了有名的地方特产水果“三潭枇杷”。新时期,歙县联合周边浙江淳安、宣城市广德市等,成立了中共歙县新安江区域联合委员会,三地联动,统筹推进区域治理与经济发展。歙县的“三潭枇杷”,也因这一灵活有效的党建机制,在产业发展、产业链延伸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推进枇杷精深加工 据了解,该区域联合党委成立后,由歙县政府分管负责人担任联合党委书记,统筹调度党建联建工作,成员单位有歙县深渡镇党委、休宁县流口镇党委、浙江淳安县威坪镇党委、浙江钱塘区临江街道党工委、浙江建德市大同镇党委等,在深渡镇设立联合党委办公室,抽调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骨干同志联合办公,共同开展新安江区域党建联建工作。
联合党委成立后,推动加强周边沿江村落的联动协作,推进江畔枇杷等水果产业集群发展。打造30亩“杷点快乐林”特色观光采摘游园和“鱼”你共富塘产业,将中坑源建成以枇杷为主题的和美乡村。
“2024年8月新增了枇杷原液生产线,产量由日均1-2吨可以增加到6-7吨,产值将数倍增长,2025年预计产值超过1000万元”。歙县深渡镇旅发办主任赵磊告诉记者,该区域为了推进枇杷精深加工,提高枇杷附加值,加强果农和精深加工企业的合作,村企抱团发展,新购置“枇杷饮杀菌灌装”加工生产线,推动枇杷衍生产品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深入链接“歙采缤纷”绿色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开发枇杷膏、枇杷茶、枇杷糖等5种衍生产品,2024年以来枇杷制品等农特产品销售额突破300万元。
为做强枇杷产业,联合党委及深渡镇党委政府正在谋划以枇杷花茶和枇杷花蜜、枇杷膏为核心,推出具有产业特色的伴手礼套装和相关文创。去年,北京邮电大学来深渡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该镇设计了很多好的文创作品并无偿供深渡镇使用。
聚焦乡村振兴提升
据悉,新安江山水画廊村落景区、定潭未来家庭农场一期建设已完成。联合党委常态化组织开展九姓捕鱼、绵潭戏等民俗表演,拍摄“徽州味赛村碗”短视频,宣传推介深渡包袱饺,提升文旅产业融合品质。加速山下文旅产品升级换代,盘活沿江各村(社区)闲置资产22处,依托“一城一江”战略支撑,升级新安江山水画廊、阳产土楼等旅游景点。紧扣三潭枇杷、山水画廊两大IP,倾心打造“新安江诗画长廊”。
联合党委还聚焦乡村振兴提升,推动实施百里画廊玲珑湾共富带、九龙潭运动公园、绵潭星空文化园、九砂江畔部落项目,总投入约1.5亿元,完善沿江夜行系统,丰富皮划艇比赛等水上项目,培育冰雪娱乐、梦幻夜游、房车基地星空露营等业态。大力推进古徽建筑文化体验园、漳潭生态康养特色村(二期)项目落地实施,盘活闲置校舍、厂房、土地等,建设集康养、研学、住宿、餐饮小吃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园区。精心做好“旅游+”,持续举办秋禧节、三潭枇杷文化节、阳产晒秋等系列活动,擦亮“徽文化·大地艺术季”品牌。启动深渡镇枇杷生态绿色种植示范基地项目,深化与农文旅集团合作,做好枇杷鲜果优质优价文章。加大双招双引力度,积极运营已盘活改造的资产,开发利用诸葛地块打造滨江夜市,促进“两山”价值转换,带动村集体及村民增收。
该区域还以新安江文化旅游度假区创建为契机,开展沿江风貌整治,拓展“吃住行游购娱”场景,构建“漳潭祈福、绵潭听戏、九砂晒秋、定潭康养、阳产旅拍”等一村一特色,实现差异化片区联动发展。打造开山坞中高端民宿集群,支持新安江山水画廊景区、阳产土楼提档升级,力争2025年接待游客达7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4亿元。
目前,新安江畔深渡镇的山坡,随处可见的枇杷树,已经花谢结果,5月底的时候,一年一度的采枇杷、卖枇杷、枇杷加工、枇杷主题旅游等农事及商业活动,又将缤纷开启。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吴永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