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董静
日前在朋友圈发了几张冬阳下晒大白菜的照片,获得了女友大赞,并建议以《大白菜里有乾坤》为题作一文。虽然“乾坤”二字有点大,但想想也挺切合的,那就借题发挥吧。
99岁的妈妈常说:“大白菜实在好,浑身都是宝,多吃身体好,赛过灵芝草。”大白菜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富含维生素、钙、纤维素和矿物质等,被誉为“天下第一菜”,是北方冬季的主打菜。也许是从小养成的饮食习惯,家人都好这口,自己更是无它不欢。皖北家乡把冬季包成一大团的白菜叫大白菜,合肥好像叫黄芽白或黄芽菜,重庆一文友说他们那里叫黄秧白。大白菜是北方冬季饮食中最为常见的大众菜,平民价格,上得高档的宴会,下得百姓的餐桌。平常烹制不需要高超的厨艺,甚至有时都不用动刀,用手撕一撕即可下锅,想怎么吃就怎么吃,醋熘、泡菜、酸菜、做馅都行,牛羊肉汤或火锅里更是非它莫属,味道鲜美润滑,时常与萝卜、豆腐、肉等搭配。最经典的吃法则是大白菜炖粉条,久吃不厌。
前两天,看到邻居一楼的院内晒了一溜排的大白菜,从平时他们家遛狗唤狗声中,听得出我们是老乡。晒白菜,在异乡看到这熟悉的一幕,久违了的乡情,令我激动,旧时的记忆历历在目。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还处在计划经济时期,买什么都需要凭票采购。每到冬季,家家户户都到专供点去买大白菜,好像是按人头供应。我家里人口多,白菜也多,哥姐会借来一辆平板车去拉。我也跟着去过几次,每次都要排很长的队。记得白菜是用大麻袋装的,拆开一袋,摊到谁家不论大小,一棵棵堆在大磅秤上称重量;称好后,我们把大白菜快速地抱到板车上拉回家。趁着好天气,再一棵棵码在自家门前让太阳晒。早晾晚收,直至把外面的那层鲜叶晒干,这样可以存放到春季,以补给严冬带来的蔬菜短缺。家里有了这些大白菜,大人心里踏实了,即使是冰天雪地出不了门也不怕,一日三餐,妈妈会变着花样做给我们吃。印象最深的,是早餐用鲜白菜叶,放点盐、油、醋、辣子或酱凉拌一碟,当小菜,脆生生,甜丝丝,还有点微微的酸辣,很是下饭。写到这里,特想再吃那款凉拌白菜叶,明早做一份,尝尝是否还是往日的味道。
个人认为,白菜最好是按季节吃,到了夏季,我不再购买,因为随着气温的升高,耐冻怕热的大白菜,在自然条件下是难以存储的。所以在冬季我会多买多吃,过过白菜瘾。有一年冬,我们开车路过五河,见菜农正在田间收割大白菜,赶忙下车,到地头买了十元钱的。厚道的农家大姐,一下给了我们六七棵,每一棵足有十斤重。我们要加钱,她说什么都不要;车子启动后,我们才又丢下十元钱。以前,我的平台小菜园也曾种过大白菜,只是盆小土少营养缺,大白菜往往长成了小白菜苗。
也许是怀旧,也许是乡愁使然,每到冬季我都会买些大白菜。去年初,疫情肆虐,家里的几棵大白菜金贵得很,却也解了燃眉之急。乡味难改,乡情缠绵,记住这一缕乡愁,牢记老妈妈的教诲:白菜豆腐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