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3日,合肥市第十一中学传来重磅喜讯,在2020年合肥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中,合肥十一中成绩突出,六个专项评价均获B级以上等级(每个专项评价分为ABCDE五个等级),其中“教学管理专项”和“学生特长发展专项”获A等级即“优胜奖”。这是合肥十一中连续第三年获得学生特长发展专项优胜奖。
2020年12月28日,在合肥市普通高中集团化办学现场会上,合肥十一中成为合肥六中教育集团的一员。利好消息传来让十一中这帮充满活力的老师们开心得不得了,“学校这几年的发展变化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获得如此重要的奖项我们认为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教育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命脉”,在舒东波校长的带领下,全体合肥十一中人严谨治学、精细管理,脚踏实地、求真务实、追求卓越。学校围绕校训“明德尚行”,构建了符合校园文化特色的“六明”课程群,即明“德”、明“志”、明“智”、明“体”、明“艺”、明“思”,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五育并举,五育共促,坚持“以师者之道授业,以父母之心育人”的理念。近年来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学校声誉越来越好,用“低进高出”的漂亮成绩单,向学生、家长和社会显示出学校强大的实力,成为合肥高中教育的一匹大黑马!
教学常规不放松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五育并举,是学校的最终指向,合肥十一中结合学校现状,创新了一系列相适应的发展措施,让特色与进步并肩,教研为发展赋能。
“一所高中学校的教学之所以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除了最终的高考成绩作为量化指标外,师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学与教科研的互动、教师的培养制度、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研读和理解以及对国家高考政策的解读和把控等因素,都对最终结果产生影响,且各个环节之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合肥十一中教务处主任、合肥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李伦军如是说。李主任进一步补充说:“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情,在2019年10月第十三届全国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方婧雯老师喜获全国一等奖。这一重要奖项的取得,离不开方老师多设问、勤钻研、常反思和现场的精彩发挥,更离不开全员上阵、一齐磨课和备课的英语组所有的老师们。事实上,近年来合肥十一中通过绿色通道、优秀公费师范生项目引进一大批优秀教师,学校还有很多像方婧雯这样优秀教师,他们是学校快速发展的原动力。”
据了解,合肥十一中在做好常规管理的基础上,为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和方针政策,适时作出变化和调整,建立了完善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各级部管理、学生问卷调查、教学反馈评价等制度,很多措施都是极有创新性的,“例如,和老师们提前约课,促进他们教学技能和课堂效果的提升。有时候也‘不打招呼’地推门听课,目的是及时诊断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此外常态化开展学生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于学校和老师的看法,采纳他们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同时,始终贯彻教学管理和教科研工作的联动发展,不管是教师素养提升还是高效课堂的打磨,十一中上下都铆足了劲,整个学校就像是紧密咬合的齿轮,一步步向前走。”李主任介绍。
教科研工作下苦功
教学的提升靠教研,在教科研发展这条漫漫长路上,合肥十一中智慧地进行特色开发与创新。
据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徐兴好说:每年开学季,十一中的老师们便格外忙碌,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外,他们还要对新学期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如何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六校联盟活动如何开展,集体备课开展有什么新的思路,课题研究该如何进行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思考。
“我们的老师们做梦都在考虑,如何立足学情,将教研工作做细、做实,做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科研主任李华军打趣地说。合肥十一中现有专职教师217人,其中具有高级教师职称88人,合肥市级以上骨干教师58人,合肥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3人,安徽省级教坛新星2人,省级以上模范教师2人,市级拔尖人才1人。现有合肥市李伦军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合肥市名师工作室成员4人,合肥市特级教师工作站成员3人;瑶海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6人,区名师工作室成员20人。
教师队伍强大中
近几年,合肥十一中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教师素养也快速提升。
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十一中制定更加规范的教科研制度,舒校长介绍说,“我们创新地把教科研和老师的职称评定及奖励性绩效工资结合起来,激发老师的干劲,同时,学校在教师业务培训、青蓝工程、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教师集体备课、教师业务培训等方面都投入了巨大的人财物力,保证了每一位老师都能找到适合他们的发展方向。比如每学年开学,针对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学校都为其在合肥市内找骨干教师以上级别的师父,规定每周听师父一节课、师父听一节课,每学期设计一个经典教学案例,并不定期开展专项活动,然后我们发现青年教师的能力快速提升了!还有集体备课,面对新教材、新课程、新高考,每学期中,三个年级的备课组长都要分别拟定详细的备课计划和分工,落实到人,集中学科组的智慧,提高了备课的质量!”
有了强有力师资的保障,高效课堂和高效教学顺势而出,各项喜人的教学成果纷至沓来。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在合肥市第四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选拔中,学校共涌现出18位骨干教师和2位学科带头人,李伦军还摘得第八批合肥市拔尖人才称号,这都是对老师最好的褒奖,他们是学校发展的“无价之宝”!
“四新”工作助成功
惟进步不止步。为适应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四新”要求,合肥十一中做出诸多探索,其中以多次全员参与的培训为典型代表。
李华军说,“为了达到各学科素养育人的目标,除了常规的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等校本培训内容外,学校还组织了多次全员参与的培训。如全员参加合肥市教育局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全员参加人教社等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所有新教材编审单位举行的新教材的培训会。学校每年暑假也会利用校本培训的机会,对全体教师进行新教材的教学培训,学校提前购买新教材、新课程标准,做到老师人手一本,提前进行研读。此外,还把骨干教师送去上海、浙江、山东等地区进行业务培训,开展校际间的研讨交流,提升广大教师驾驭新教材的水平和能力。学校为了提升老师们对于新课程的理解和消化真是用心良苦!”
真抓实干的合肥十一中人坚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办学理念,以“优秀省级示范高中”为发展定位,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围绕教科研发展重点目标,继续稳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品质。当前学校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作为集团成员校,加入“合肥市第六中学教育集团”,必将进一步促进合肥市第十一中学优质发展,打造办学思想先进、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办学特色鲜明、家长社会满意的省级示范高中。
徐兴好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李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