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学区房太热,“多校划片”不香吗?
目前我省义务教育招生以单校划片为主,合肥将探索多校划片招生
  这几天,一则“28平学区房挂价350万”的消息引发合肥市民热议。而此前,合肥官方刚刚释放出“探索义务教育多校划片招生”的信号。记者了解到,省教育厅在答复人大代表关于多校划片招生的建议中称,“多年来,我省一直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采取单校划片为主的方式,这一政策执行情况较好。”与宿州、淮南等已经部分推行多校划片招生的城市相比,合肥的探索更令人期待。
  市民心声“真希望多校划片尽快成为现实”
  提起学区房,很多人都表示“非常需要,但太贵了”。合肥市民李先生日前看到一则“28平学区房挂价350万”的消息,他的感受是:“每平方米12万多,太吓人了!”这套一居室位于合肥市人民巷18号,面积仅28.08平方米。“记得前几天刚看到合肥将探索多校划片招生的消息,真希望多校划片尽快成为现实。”
  事实上,类似的市民心声早已有之。去年7月底,有网友在合肥12345政府服务直通车留言,建议“借鉴北京实行多校划片政策,给合肥房价上涨的原动力降降温”。对此,合肥市教育局回复称,目前合肥市区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实行“两个一致”的招生入学办法。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到户籍地所在学区学校入学。小学和初中报名登记依据材料主要包括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户口簿、房产证等。“感谢您的建议,教育局将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与前述答非所问相比,李先生提到的“探索多校划片招生”源自新近出台的《加快推进合肥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20-2022年)》。方案提出,合肥市将实施“十项重点工程”,在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工程方面将“严格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探索义务教育多校划片招生方式,科学划设义务教育学校学区”。
  代表建议应避免学区房热导致“变相择校”
  与李先生一样,一些人大代表也在关注学区房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思路。在去年的安徽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陈红枫等12名省人大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推行义务教育招生多校划片促进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发展的议案》,建议在合肥等地试行多校划片。
  “我省虽然义务教育资源相对比较均衡,但是教学质量、升学率等表现突出的重点中小学校等优质学校、热点学校分布并不均衡……近年来省会合肥市一些优质中小学学区房的价格也开始攀升,二手房售价比邻近非学区房高出8000元/平方米~20000元/平方米,并有加大的趋势。”代表们认为,这种现象久而久之会造成不同经济实力群体接受优质教育机会的差异化,“经济实力决定受教育机会”不利于实现教育资源均等化和社会和谐发展。
  陈红枫等代表建议,在我省推行义务教育科学划片,在省会城市等地试行多校划片,建立促进我省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发展的激励政策。通过多校划片招生,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单校划片政策造成的通过购买学区房“变相择校”而引起的社会问题,还可以以公平的方式实现相对就近入学。
  部门答复我省义务教育招生以单校划片为主
  记者了解到,对于陈红枫等12名省人大代表的建议,省教育厅在答复函中表示,多校划片是指在一个较大的片区内存在两个及以上较近学校,片区生源难以划分,且学校办学水平存在明显差距,无法满足就学需求而采取的措施。《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明确,我省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实施划片、免试、就近入学。近几年,教育部多次下发有关招生政策通知,要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可采取单校划片或多校划片相结合的方式。
  “多年来,我省一直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采取单校划片为主的方式,这一政策执行情况较好。”答复函称。
  记者调查宿州、淮南等地已尝试多校划片
  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我省大多数地方义务教育招生实行的是单校划片,但也有宿州、淮南等地对多校划片进行了尝试。
  根据宿州市2020年的招生政策,该市城区初中招生继续采取多校划片和单校划片相结合的办法。多校划片招生学校有3所,实行电脑派位录取的方法;单校划片招生学校有12所,实行划学区直接录取的方法。值得关注的是,宿州市还从2020年起开始实施“学位制”。根据《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原则上同一房产一个学段内(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只享受一个入学名额(多胞胎、二胎除外)。
  与宿州不同的是,淮南市初中招生正在从“多校划片”到“单校划片”过渡。根据2020年淮南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该市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合理划定学校招生范围,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各县区要按照《淮南市2015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意见》要求,积极推进初中招生入学的改革步伐,由多校划片逐步过渡到单校划片,确保到2021年之前完成过渡。
  李雯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叶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