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这两天就能搬进去,今年就可以在新房里过年啦。”1月中旬,拿到了公租房钥匙的合肥居民杨苗苗难掩喜悦之情。来合肥工作的两年里,杨苗苗一直到处租房。“今后,再也不会居无定所了。”
两年前,刚刚毕业的杨苗苗只身一人来到合肥打拼,这两年,她已经换了五次租住的小区。“有的是因为房东上涨房租,有的是因跟室友不和,有的是因工作变动。”对杨苗苗而言,此次申请到合肥市蜀山区卓然居小区的公租房无疑是一件喜悦的事情。60多平方米一室一厅的房子内热水器、空调、抽油烟机等家电齐全,床和衣柜等家具配备满足了拎包入住的所有条件。最重要的是,每个月500多元的房租让杨苗苗减轻不少压力。“合肥这座城市让我有了归属感。”杨苗苗笑着说。
越来越多像杨苗苗这样的城市新青年享受到公租房保障政策。1月17日,记者从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了解到,“十三五”期间,全省公租房保障力度持续加大,111.73万户居民享受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其中,城镇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依申请应保尽保,保障对象中新市民群体占比达43%。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全省城镇常住人口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2015年的34.7平方米增加到2020年的42平方米左右。全省累计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住房135.81万套,总量位居全国第四,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024个,惠及700多万居民,实现从“忧居”“有居”向“优居”的历史性转变。
何文朔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徐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