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寨县沙河乡高牛村中心村庄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程宏学一家住在上下两层一百多平方米的新房里。而在搬迁之前,一家四口一直挤在偏僻山村的砖房中。作为安徽省脱贫攻坚十大工程之一,易地扶贫搬迁让很多人在新家园里迎来了新的生活。
家搬了,生活也好了
年近六旬的程宏学一家原本居住的高牛山组,是全村最偏僻的山村,20多户人家之间,只有羊肠小道串联,一到下雨,就泥泞不堪。程宏学一家四口挤在砖房里,厨房墙壁上有十几厘米的裂缝,“吃水就是靠挑,把农作物卖出去,也要挑个10里路。”程宏学的孩子上学也很艰苦,天不亮就要起床,沿着山路走上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学校。
2016年底,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程宏学和其他高牛山上的村民,终于走出了大山,搬迁到山下的中心村。程宏学的新家有楼上楼下两层,面积有100多平方米,相当宽敞,还做了装修,妻子曹祥宏对此十分满意。而为了让搬出来的贫困户稳得住,当地政府还给他们介绍了工作。其中,曹祥宏来到了沙河乡敬老院,做起了护理工,不仅有几千元的工资拿,还能包吃住。程宏学则在村里干起了公益性岗位,还发展了种天麻、养土鸡的副业。
高牛村有关负责人说,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保障贫困群众住房安全、配套基础服务设施、提供就业产业发展渠道,让很多贫困群众走出了‘穷窝窝’,迎来了新生活。”
8.5万人易地扶贫搬迁
据了解,我省纳入国家“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皖北贫困地区和皖南山区,涉及9个省辖市的28个县(市、区)。到2019年底,我省已经全面完成了“十三五”时期8.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任务,建成集中安置点(6户及以上)869个、安置住房21426套;建成分散安置住房5422套,全省累计建成安置住房26848套;工程实际完成投资46.67亿元。8.5万贫困群众现已全部搬迁入住,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2020年5月,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对22个有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省份2019年度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综合评价中,安徽省被评价为工作成效明显、综合评价排名前十的省份,通报表扬。下一步,我省将紧扣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在有条件的地区引导农村居民向已规划建成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域聚集。同时,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的配套设施、产业平台建设、就业帮扶措施等政策支持列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重点内容,让易地扶贫搬迁和乡村振兴战略更好地衔接。
饶璋诚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