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合肥市人大代表忽伟平对家庭教育尤为关注。她建议对促进“家校社”良性互动工作进行战略性布局和规范统一指导,发挥“家长学校”的导航作用,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校社”合作观念,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合肥市对全面促进家庭教育的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促进家庭教育服务的政策制度亦在研究和制定中,家长、学校、社区要明确主体责任,共同育人,实现最佳的育人效果,帮助儿童在家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忽伟平建议,要对促进“家校社”良性互动工作进行战略性布局和规范统一指导。
忽伟平表示,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促进家校合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目前已开展的“家委会”合作方式,大多只停留在形式上的参与,即召开家长会、开设“家长课堂”“家长学校”等,交流的方式以对家长采取简单的说教式灌输为主,双向交流不够,家长感觉形式大于实效。“家校社”互动要整体计划,结合各年龄段孩子家庭教育特点开展针对性活动,家长要主动参与学校管理、教师教学、社会化教学活动,提高合作效果。学校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时,要利用各种具体的案例,加强教师关于家校合作技巧及策略的训练。鼓励教师参与家校合作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并将其作为在职教师的科研课题之一。
她建议,发挥家长学校导航作用,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校社”合作观念,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由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制定详细的家庭教育计划和具体实施意见,与学校开展合作,结合学校教学活动安排制定授课方案,培训内容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学期和学年的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旨在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尝试开展线上线下的家长学校,开设家庭教育指导的微信公众号,满足广大家长了解家庭教育信息的需求。邀请名校长、教子教学“双优名师”开设家庭教育公益讲堂。针对部分由祖辈辅助子女、父母离异和问题孩子的家庭开展相应的家庭教育,可以通过学校、社区联动,在社区老年大学开设家庭教育课程等途径解决。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叶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