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省人大代表朱红英:
建议各地修改“名不副实”公交站名
  本报讯“随着公交线路越来越多,一些与现实情况不相符的站点名称依然存在,容易误导乘客,尤其是外地居民对本地地理情况不熟悉的,更容易被误导。”1月27日,安徽省人大代表朱红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今年省两会上,她带来了关于尽快修改“名不副实”公交站名称的建议。
  公交站点的名称不仅能体现站点附近的地理位置,也是一个地区文化的沉淀,更是城市名片,体现城市形象。那么,有哪些与现实情况不相符的站点名称依然存在呢?朱红英向记者举了几个例子,如合肥望江西路边上的“合肥西站”已改名“蜀山东站”,但附近公交站点名称还是“火车西站”,乘客容易将其与清溪路上在建的“新合肥西站”混淆。又比如合肥桐城路与望江路交口,南北两侧公交站名称为“桐江饭店”。但“桐江饭店”早已不复存在,原来的酒店大楼改作他用。在“桐江饭店”公交站停靠的公交车,有19路、120路、117路163路、150路、108路,该处公交站名称改为“省儿童医院”更为适宜。
  “我希望各地交通部门和公交公司,对当地不合时宜的公交站点名称进行梳理,尤其是对一些开行多年的老线路进行重点检查,对于与现实情况不相符的名称,区分轻重缓急,加快修改进度。”朱红英建议相关部门对新开设的公交线路设置站点情况,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将站点名称与城市文化、历史传承、地理特点等结合,让乘客一目了然。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叶晓余康生徐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