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2版
发布日期:
全球累计新冠病例数过亿
  北京时间27日,随着电子屏幕上一串红色数字从八位变成九位,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汇总的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数超过1亿。它意味着,病毒感染了地球上约70分之一的人类,无论是人口稠密的发达地区,还是地广人稀的偏远地带,从热带的太平洋岛屿,到寒冷的南极考察站,新冠病毒已蔓延到全球各个角落。在与百年一遇大疫的战斗中,人类取得初步成效。当前,疫情远未结束,一年来积累的“抗疫疲劳”、经济承压等问题还未缓解,病毒变异等新风险又开始浮现。尽管如此,随着疫苗接种在全球各地推进,随着合作抗疫日益成为世界主流声音,人们坚信:亿兆一心,“战疫”必胜!
  “严峻和令人震惊的节点”
  该校新冠病毒研究项目实时汇总的全球疫情数据显示,截至美国东部时间26日14时22分(北京时间27日3时22分),全球累计确诊100032461例,死亡2149818例。
  “在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人,一个故事。”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谈到全球新冠病例即将过亿时说。这些人生活在全球各地。疫情地图上,代表病例数的红点密密麻麻,从北美大陆到非洲之角、从南北两极到赤道热带都有分布,就连浩瀚大洋上也有红点标出了原本不易发现的小岛屿。
  从国别看,美国累计确诊25362794例,死亡423010例,均居全球首位。号称“世界十字路口”的纽约时报广场曾经人头涌动,如今街道冷清,与拥挤的医院形成鲜明对比。
  换到时间维度,全球累计病例数呈加速增长趋势,从疫情开始到1000万用时超半年,从9000万到1亿仅用时16天。“这是一个严峻和令人震惊的节点。”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瑞安在回答新华社记者关于全球新冠病例过亿的问题时说。1亿病例是新冠大流行中一个严峻节点。”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医学院教授斯蒂芬妮·斯特拉思迪对新华社记者表示,这一节点警示所有国家必须共同抗疫,“我们的强壮程度取决于最薄弱的环节。”
  “下半场”有挑战更有希望
  世卫组织去年1月30日宣布新冠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去年3月11日宣布新冠疫情具有大流行特征。
  一年来,各国人民同舟共济,全球抗疫初见成效。但疫情还在蔓延,现实依然严峻:近来全球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屡超60万,新增死亡病例数屡超1.5万。
  站在过亿节点展望全球“战疫”,既不能忽视挑战和风险,更应看到希望和信心。
  病毒变异无疑是当前全球关注的一大挑战和风险。自上个月以来,英国、南非、巴西等多国报告发现了不同版本的变异新冠病毒。初步研究显示,英国发现的变异病毒VOC202012/01传染性更强,世卫组织报告全球已有至少60个国家和地区发现感染这种变异病毒的病例。南非发现的变异病毒501Y.V2也已在多国现身。变异病毒的传染性、所致疾病严重程度、对诊疗和疫苗接种的影响等仍待进一步研究,未来还可能出现更多变异。
  “这就像足球比赛下半场的换人。”瑞安说,“这会给病毒一些新能量,一些新动力,这增加了你面临的挑战。”“但这没有改变游戏规则,没有改变我们为赢得胜利而需要做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包括中国新冠疫苗在内的多款疫苗开始在多国推广接种,团结合作、科学理性正在点亮战胜疫情的希望之光。
  中国以实际行动助力全球“战疫”
  中国新冠疫苗在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表现良好,并且在可及性、可负担性等方面具有优势,获得巴西、秘鲁、土耳其、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埃及等众多国家青睐。在巴西亚马孙雨林深处的一个小村庄,68岁的蒂库纳族老人塞泽里奥本月19日成为当地第一个接种中国新冠疫苗的居民。“我太感谢这支疫苗了!”塞泽里奥用蒂库纳语激动地说。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日前表示,世卫组织主导的“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将在今年年内交付20亿剂新冠疫苗,“疫苗正给予我们结束这场大流行的希望。”
  “新冠疫情不会在乎国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日前说,“世界要跑在病毒前面只有一个方法——团结。”
  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仅交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抗疫答卷,而且以实际行动助力全球“战疫”。中国迄今已向150多个国家和13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为有需要的国家派出36个医疗专家组,积极支持并参与疫苗国际合作,为全球抗疫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世卫组织助理总干事任明辉说:“疫情发生后,中国第一时间发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参与全球防疫科研工作,向其他国家提供物资支持、分享抗疫经验,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病毒没有国界,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的最有力武器。只要团结一心,人类终将走出至暗时刻,迎来“隧道尽头的光芒”。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