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II14版
发布日期:
手机APP过度采集个人信息怎么办?
省人大代表赵静茹:用户要加强信息安全防范意识,监管部门可从手机APP上架审核到运营实施全程监管
  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各种手机APP呈现爆发式增长。1月28日,省人大代表赵静茹提出,很多手机APP在超出产品功能目的范围外大量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有的甚至是在未明确告知用户的情况下私自收集。她希望网信、公安、市场监管部门等相关主体单位明确监督管理单位分工职责,从手机APP上架审核到运营实施全程监管。
  不少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目前,我国市场化运营的手机APP超过1700万个,存在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问题,给用户安全带来隐患,需引起高度重视。”省人大代表赵静茹认为,手机APP过度采集和非法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将带来多重风险。一方面,手机APP开发商的安全防范技术与管理机制参差不齐,在面临网络攻击、黑客窃取、内部人员泄露等内外多重风险的情况下难以确保信息安全。另一方面,相关监管规制和行业自律的缺失,导致个人信息买卖、网络电信诈骗等乱象频出,不仅侵扰网络空间良性秩序,同时带来诸多社会问题。此外,部分APP在用户注销、卸载后并不删除留存的用户信息和历史信息,由此将带来用户信息二次泄露的风险。
  “在不必要的情况下,一些手机APP要求获取用户隐私权限,采集用户个人身份信息、账户信息、常用设备信息、位置信息等。”赵静茹称,负责手机APP运营的软件公司、应用服务商和购物网站等,利用采集到的海量用户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分析用户上网时间、上网地点等习惯,分析用户的网页浏览记录和购物情况,用户在网上几乎成了“透明人”,这严重侵犯公民隐私权益。
  监管单位可分工实施全程监管
  针对上述问题,赵静茹建议网信、公安、市场监管部门等相关主体单位要加强关于手机APP过度采集用户信息安全防范意识的教育,让用户增强安全意识,对移动终端的安全知识有基本的了解。赵静茹表示,用户应尽量从正规渠道下载手机APP,特别注意一些网页推荐、微信转发、广告链接的手机APP,不要随意下载一些来历不明的山寨APP,以防落入欺诈陷阱。
  “希望相关部门能明确监督管理单位分工职责,从手机APP上架审核到运营实施全程监管。”赵静茹说,建议相关部门通过建设APP备案管理系统,完成对各属地APP企业的备案登记,利用APP信息审核、风险评估、漏报检测、考核打分等手段,督促企业提高自身APP的安全性,规范上线应用及市场统一化管理。
  同时,相关监管单位可针对主流应用市场进行漏报检测,提高属地APP备案管理系统的数据完整性。“可以建立APP备案打分机制,规范上线应用的审核标准,预留信息整合接口,为将来全国APP备案信息的互通做好准备。”赵静茹说。
  赵静茹还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立法工作的推进以及强化惩戒措施力度。“对那些违规收集信息、拒不整改的市场主体,网信、公安、市场监管等单位要加大惩戒力度,形成高压态势,切断网络犯罪的利益链条,落实保护公民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赵静茹表示,无论是APP开发者、运营商,还是应用分发平台,都应该认识到信息保护的重要性,把好产品的合规检测、资质审核、合法验收等关口。“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共同治理、肩负起应有职责,这样才能扎牢信息安全的篱笆。”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叶晓项磊刘旸姚一鸣吴碧琦余康生徐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