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9版
发布日期:
名校名师点评高考合肥一模试卷(之一)
  为了让广大考生提前适应高考全国卷,合肥市教育局按照高考全国卷的命题思路、精选全市骨干教师命制了高考合肥市第一次模拟试卷(简称合肥一模)。刚刚考完的合肥市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备受关注,在最短的时间内,广大考生怎样适应难度较高的“全国卷”?怎样有的放矢地备战高考?不妨听一听安徽省的名校名师对试卷的点评及建议。
  数学: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合肥六中尹守民周敏敏谈2021年合肥一模数学试卷分析与备考建议
  尹守民,合肥六中,中学高级教师,数学教育硕士,数学专业学会会员,合肥市骨干教师,数学奥赛教练员,中小学数学教师资格面试官,曾带过竞赛班任课教师、实验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现任实验班的数学老师,辅导学生多人获得数学竞赛省一、二等奖,在CN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多次参与国家级、省市级论文评选并有一篇文章获得省一等奖和国家三等奖,善于钻研教学教研,多次承担学校的期中期末联考及最后一卷的命题工作。一、试题评价
  本试卷延续了以往一模命题的特点,紧跟新高考命题要求,能反映高考的出题规律和命题趋势。整体结构及难度分布合理,设问新颖,贴近全国卷试题,依然坚持重点知识重点考查,弱化了三视图、几何概型和程序框图的考查。着重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解题的一些通性通法(如理科题5、7、9、17、19、20等)。通过考查三基,能够使不同学生检测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能力创新题能使一些尖子生脱颖而出。试题基本是常规基础题。这些题目,虽然素材大都源于教材,但并不是对教材的原题照搬,而是通过提炼、综合、改编新创为另一个全新的题目出现,使考生感到似曾相似但又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分析思考才能解答(如理科题8、11、12、18、21)。通过每题的设问可以看出命题人的精心设计和用心良苦。试卷结构不拘一格,顺应了高考改革中强调的打破模式化,重点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注重了实际应用和数学史的考查。这样的考试让所有同学对数学学习有了更强的信心。总体来说计算量还是大了点。
  二、备考建议
  一模考试大多是一次诊断性考试,旨在了解学生目前所具有的实际水平,考试成绩极具一定的参考价值。重视一模考试中未得分的问题,查其原因:一、知识储备问题;二、阅读理解问题;三、运算技巧问题;四、思维能力问题。通过此次考试,考生可了解自己的复习备考情况,也可以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利于调整今后复习的策略:
  (一)“明确方向,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明确哪些知识是考纲降低要求或不作要求的,明确哪些知识是重点要求的。”学生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确复习的目标与重点。
  (二)把所学知识和方法系统化、网络化
  (1)注重基础知识,整合主干内容,建构知识网络体系。专题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课本例习题和模拟试题都重视,继续查漏补缺,归纳总结,巩固和深化一轮复习成果。
  (2)多思考感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分析题目时,由原来的注重知识点,渐渐地向探寻解题的思路、方法转变。做到审题三读:一读明结构,二读抓关键,三读查缺漏;答题三思:一思找通法,二思找巧法,三思解;题后三变:一变同类题,二变出拓展,三变出规律。以此总结通性通法,形成思维模块,提高模式识别的能力,领悟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三)合理定位,量体裁衣
  (1)加强复习的计划性。每个同学的数学水平是不一样的,所以复习计划一定要切合个人实际,不宜贪多求难。面对各种各样的习题,只要选做适合自己水平的就行了,否则就是打“疲劳战术”,得不偿失。如一个中等水平的同学,要加强解题速度和准确性的训练,可以定时定量做一些客观题和中档题,适量做一点综合题,及时总结、记忆、消化和提高,这样才能对提高成绩有更大的帮助。
  (2)为自己设计得分点。如你现在数学诊断得分在100分左右,将来的目标是120分左右,你要经过近三个月的努力,多得20分,怎么得?建议你就在看似会做但是做起来感觉“别扭”或经常出错的题型上定点突破。如果你能把你的总分化解到每一章节和具体的题型,找准提升点,进行强化训练,这几个月就会有大的突破。还比如说:立体几何大题还不能确保得满分,就从各地模拟试卷和以往的高考试题中挑出立体几何大题,横向来做,错了不要紧,看懂答案从头再来一遍,这样做上十余道就会有收获。
  (四)规范解答过程,形成良好答题习惯,这对我们在高考中取胜至关重要。特别注意计算能力的形成,具体要求有: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做到运算求解的简捷性、合理性和熟练性。
  此外,要特别注重运算求解能力的训练与养成。运算求解能力的“选择填空题在高考试卷中占有无比重要的位置,解答选填题的基本要求是准确、迅速。做好选填题是高考数学夺取高分的基石。”应根据题目本身提供的条件、特征或信息以及不要求书写解题过程的特点,灵活选用简单、合理的解法。多年以来,选择题的压轴题多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处理,对于难度较大的题,还常用特例、极端原理的方式处理。希望同学们平时学习要夯实基础,多研究解题方法,考试时恰当取舍。
  语文:选材关注育人功能,设题彰显学科特征
  ——对2021年合肥“一模”语文试题的感受
  夏家桂,合肥六中高三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合肥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连续数年执教合肥六中高三重点班,对高三语文教学和高考命题方向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此次合肥“一模”语文试卷保持了大视野、高质量特质。材料选择精心,题目命制科学,试卷难度合理,考后反响平和。
  一、关照历史视域的时代召唤,注重发挥试卷的育人功能
  试卷的选材,抓住时代节点,紧扣家国情怀,视野开拓,贴近学生,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刚刚过去的2020年,“天问一号”飞天,中国航天事业迈上新台阶,实用类文本阅读选取了中国航天发展的几个关键时刻的相关记述材料;2020年,是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小说选择了以这一历史背景的小说;作文选择平凡岗位上以奉献和敬业带来的不平凡作为的三位典型人物事迹,并以目前学校教育中特别重视的“生涯规划”为切入方式。这些材料贴近现实,有很好的激励作用和教育意义。论述类材料关注明代对外贸易的开放与积极,展示大国风范;文言文和诗歌的主人公,都谱写了特殊历史时期的“壮士之歌”。这些材料引导学生感受历史的气度与力量,并感受新时代的使命与责任。
  选材上响应了高考语文试卷以文化人、全面育人的鲜明导向,贴近考生现实生活及认知实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育人理念。
  二、于传承中求变,于创新中溯源
  (一)对标2020年全国卷,模仿中有创新。
  总体题目形式与全国卷一致,考点基本相同,题目设计上作了一些调整和新的尝试。论述类文本三道题,分别考查“理解语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与高考卷考查方向一致。诗歌鉴赏主观题与高考卷一样,也是“分析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小说第9题与高考小说第9题一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的写作特征,只不过落脚点放在理解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及作用上。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综合运用题中依然考查了破折号的作用,最后一题也是考查语句的压缩和概括,只不过换成了下定义,实际上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1信息性阅读第4题就是考查“下定义”。
  (二)增强考查综合性,响应新课标要求。
  在这一点上体现较为明显的是小说第8题,将分析人物形象与语言表达交流融合起来考察,要求“从语言描写的角度”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2020年新高考卷1中,对比喻修辞的效果分析以及句子变换后的效果分析,就是将语言文字运用及阅读理解结合起来考查,带有明显的阅读理解的特点。这也响应了新课程标准中“语言表达与交流”模块“能将具体的语言文字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的学习要求。
  (三)注重能力和素养考查,反对“套路”和“模板”答题。
  题目更关注对能力和素养的考查。比如,重视在语境中判断,文言文文化常识题考查需要放在文中判断,不是单纯的知识记忆。比如对考生的概括能力有更高的要求,非连续性的主观题不再是简单的筛选信息,而是考查对整个材料内容的概括,并从客观事实和主观精神两方面进行分类,要求考生必须真正读懂材料,体现对阅读策略和阅读能力考查。另外,阅读题主观题的命题设置旗帜鲜明地表现了反“套路”“模板”的态度,考查真正落实到理解文本上。比如小说题的设置,立足文本,小切口,不认真阅读原文是很难回答的;诗歌鉴赏主观题,表面上看是常见题目,但从命题者的答案设置看,必须要理解具体的诗意,结合诗句具体作答,而不是笼统地答“建功立业”“壮志难酬”。
  总体上看,这份试卷,命题选材兼顾历史与人文、现代与科学,体现了命题者的匠心与眼光;题目命制重视基础,凸显能力,聚焦学科素养并注重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彰显了命题者的素养与格局。
  英语:重视提升文化意识加强对文化知识的积累
  张玥,合肥六中骨干教师,从教十余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连续数年执教合肥六中高三实验班,对高三英语教学和高考命题方向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多次辅导学生在英语能力大赛和英语创新大赛中获国家级和省级奖项。
  2021年的英语一模试题内容选材丰富,考查要求深入浅出,基于英语学科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及核心价值命制试题,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型和创新性考查。试卷难度适中,试题重点突出,命题思路清晰,重点考查英语语用能力。选材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取材广泛、体裁多样、时代性强。
  听力部分
  2021年英语一模听力材料围绕“人与自我及人与社会”两大主题语境选取。话题丰富多样,与时俱进,场景贴近生活,很好地落实了新课标所倡导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体现了育人功能。在提问词的使用上,what出现的频度最高,为11次;其次为why和How,各出现3次和4次;where出现1次;who出现1次。在考点分布方面,20道小题中,其中具体信息题为12小题、简单推断题为6小题、观点意图题为2小题。由此可见,听力考查中,信息提取题与推理、判断、概括题均衡分布。第2小题题目新颖,且需要学生平时熟练掌握一些常用谚语,类似“Greateffortsalwayspaidoff.”对应选项的”PracticemakesPerfect.”
  备考建议:学生要有效地运用学习策略,如听前,通过阅读试题有意识地训练自己预测听力内容的能力;在听的过程中,训练自己听取关键信息并速记信息的能力等。近几年高考使用的听力材料大多为欧美国家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故学生应在日常学习中重视提升文化意识,以及对文化知识的积累。
  阅读理解A难点词汇:coastalarea,childcare,另外tower作动词意为“高于,超过(附近的人或物)”,学生容易对22题的B选项产生误解。
  阅读理解B难点词汇:24题中选项Bdramatic部分学生可能不熟悉词义,26题中选项Bmother-to-be需和原文中的expectingmother进行语义替换,有一定难度
  阅读理解C难点词汇:vaccine-preventable疫苗可预防的,dos⁃age剂量,用量(学生若熟悉dose并具备一定猜词能力会感觉容易些),interpret熟词生义:诠释,说明
  阅读理解D难点词汇:ontrack,netcarbonzero净零碳,icesheet冰原,plug...into加入,indicator指示信号,标志
  备考建议:
  1.主旨大意Tips:可用keywords寻找法——反推法(用所给标题写文章,最契合文章内容即为标题)——文体判断法去解决此类题目
  2.注意派生词,合成词的理解和积累
  3.多关注外刊阅读,类似TheEconomics此类杂志。
  完形
  词汇点拨:tirelessly不知疲倦地,fruitlessly没有成果地,findfavourwith=besupportedby(老师可引申反义词组losefavourwith),makeone’sday=makesb.happy,hearten=encourage,priorto在……之前,proceedtodo接着做,count重要,self-pickup自取,in-housedelivery送货上门
  语篇特点:文章内容理解不难,个别词汇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语境和词汇,难点43,46,47,50,60
  备考建议:重视词汇3500积累,后期要尤为关注熟词生义和词块,切忌不在上下文寻找线索自己编造故事。
  语法填空
  备考建议:弄清语法常考点,发现个别语法点的薄弱环节并进行错题整理,各个击破,注意细节。
  作文
  主题:人与社会,传统文化——对豆腐的了解;社会实践——宣扬劳动精神
  1.三个要点要全面:内容感受,评价建议;2.写评价的时候要注意突出自身收获(活动是否好,是否应该常举办)
  接下来传统文化中的地方文化应该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老师在接下来的二轮复习中要以点及面,发散开来,并进行相关素材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