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6版
发布日期:
送蛋茶
  □巢湖魏道文
  我的家乡是一个很偏僻的小村庄,那里既没有富饶的物产,也没有令世人仰慕的人物,然而却有着古老而淳厚的民风。
  记得小时候每到过年,初一的早晨,家家户户早早地大门一开,爆竹一放,接下来的节目便是送“茶(指茶叶蛋或五香蛋)”。一般是晚辈先送给长辈,或同辈中较小的先送给较大的。对于送来的鸡蛋茶,如果长辈或“较大的”觉得可以心安理得地享用,那么可以就此打住,不必送回,否则就得如数退还,或另加几个再送回。就这样老二送老大、老大送老二,东邻送右舍、右舍送东邻,拉扯中掉到地上也不嫌脏。
  有时拉拉扯扯的动静实在太大,惊动了狗,于是狗也加入了助威的行列。狗对着两人狂吠不止,可不一会儿竟发现两人一个门外一个门里,立在那里友好地交谈起来:一个是主人,一个是本村的熟人,面对这两个人的举动,狗百思不解,一头雾水悻悻地走开——随他们去!
  就这样,全村都在友好的气氛中来来回回闹腾到半上午才肯作罢。
  尘埃落定,回头数一数,每家的香蛋茶几乎未见少,只是你家的换成我家的,我家的换成他家的。每年都是这样重复,但从没有人认为这是多余的客套,相反人们都觉得这是“大过年的”不可缺少的内容。他们要的就是这种氛围,这种心境。他们很是享受,并且乐在其中。每年都在这番象征性的拉拉扯扯中,把平时的恩恩怨怨一笔勾销,也把彼此的心拉得更近了。
  送茶的任务,绝大多数是由小孩们来完成的。
  那时,我家一开始是由姐姐来送,等姐姐到了不愿抛头露面的年龄,这送茶的任务便别无选择地落到我的头上,后来又顺理成章地落到妹妹的肩上。在我的记忆中,送茶就像接力棒一样,一棒一棒地往下传着。
  时光飞逝。离开家乡去外地工作已有多年,我已习惯了单门独户“老死不相往来”的城市生活,但每到过年的时候,我都会站在楼顶,遥望着那个生我养我的小村庄,心里默默地念叨着:家乡的蛋茶还在送吗,那古老而淳厚的民风还在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