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中华医学会官网公示了2021年推选院
士候选人名单,此次,中华医学会向中国科协分别推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各5名。记者注意到,此次公布的5名中科院院士候选人中,有一人来自安徽池州,即国内心血管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两栖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磁共振影像科主任赵世华。2月22日下午,赵世华教授接受了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采访。
□新闻背景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中科院院士从全国最优秀的科学家中选出,每两年增选一次。记者登录“中国科学院”官网查询发现,中科院学部设有数学物理学部、化学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地学部、信息技术科学部和技术科学部等6个学部。截至此前,中国科学院学部共有院士809名,其中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共有院士149人。
自称在追梦更是在享受过程
“目前只是通过了中华医学会的推荐,我的实力离终极目标尚有很大差距。我是在追梦,重在参与、享受过程,不强求结果!在追求过程中有所收获我就能满足。”谈及候选中科院院士的感受时,低调且平易近人的赵世华教授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学医周期很长,不仅苦而且累,但对今天的他来说,在坚守中,更能体会到临床与科研的乐趣,“因此也希望找一种更能激励自己的方式,丰富一下自己的精神生活。”
记者了解到,赵世华出生于1962年,是池州市贵池区马衙街道人,小学和初中时代都是在贵池的乡村度过,1979年毕业于原池州杏花村中学。1984年,安徽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我国最高医学学府——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后考取医学博士。1992年至1996年在奥地利和法国留学,通晓英、法和德三门外语。1998年,36岁的他破格晋升为全国最年轻的放射学教授,2015年获亚洲心血管影像学会(ASCI)金奖。
1988年以来,赵世华一直从事心血管影像诊断与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工作,是我国心血管影像与介入领域复合型杰出人才。现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同时身披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委兼影像学组组长、亚洲心血管影像学会委员会主席等诸多荣誉光环。
一直固守安徽人的优秀品质
“我是一个从皖南山区走出来的草根族,从农村到城市,从省城到京城,从国内到国外,付出了多少,只有我自己清楚。”接受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赵世华教授表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他不仅从事介入,同时还从事影像诊断;不仅从事临床,还兼顾科研。“安徽、池州是永远的故乡,安医大教育了我。安徽人的质朴、勤勉和执着一直伴随着我,如果缺乏这些品质,一切都可能付之东流。”
从皖南乡间到京城名院,从求知心切的医科学生到指导博士的心脏专家,从辞家别亲游学海外到回国反哺学以致用,赵世华教授在学习和工作方面有什么秘决和经验呢?“得益于在国外留学期间培养的观察、学习和反思的工作模式,日省己身是我至今依然保持着的一个良好习惯,每天结束工作后在入睡之前,小至我个人每台手术的得失或审阅报告时可能的遗漏,大到科室团队的发展和专业领域的走向都曾是我反复思考的内容。”
回顾自己的从医经历,赵世华教授表示,“我无悔当年的选择,但有憾于自身的力量有限;无愧于自己的付出,但有愧于对挚爱家人的责任;无心留恋已有的成绩,却有意追求更高的境界。醉心于心脏影像和介入治疗双重领域探索,让我的人生总是有前行方向的指引灯,更充满着新的挑战动力。我为自己始终坚定地选择做一名心脏专科医生而自豪。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从医者能静下心来,不好高骛远,耐得住寂寞,务实前行。”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朱春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