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汉子、小蜜蜂、乐天派、文学青年……进入安徽省军区六安干休所仅一年半的时间,蔡永连竟然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外号”,军区政治委员王贵胜写文章为她点赞,副政委杨学伦上门为她送去三等功喜报。在领导、同事、朋友的眼中,蔡永连是一个工作认真负责、遇问题想尽办法解决的“奇女子”。这位2019年从地方招录的文职人员,是怎样一步步成为“典型”的?让我们一起走近“文职好样子”蔡永连。
从小就有军旅情怀
蔡永连1985年出生于六安霍邱一个农民家庭,童年经历了家道中落,在自卑中度过了青春期,但这也让她学会了自强和独立。读大学时,她没等到毕业,就孤身去苏州闯荡。在寒冷的出租屋里吃泡面、打地铺。
蔡永连后来创业遭遇失败,借来的20万元被全部亏掉。犯过的错要用努力来弥补,之后,蔡永连找了一份长年在云南出差的工作,拼命付出将债务还清。2016年,蔡永连入职六安的一家大型公司,成为人力资源经理,之后又晋升为企业营销负责人。
此时,蔡永连拿高额年薪,生活可以安逸了,但是她又将人生的航舵进行了调整,决定考军队文职岗位。“2019年军队文职招聘刚好六安干休所有一个岗位,非常适合我,感觉就是军队在召唤我。”蔡永连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
其实,蔡永连从小就有军旅情怀,这要从她生命中的一个烈士、一个老兵和两个民兵说起。
蔡永连的堂叔是一名烈士,每年清明时节,她都会去为堂叔扫墓,堂叔是她的骄傲,“那时候,我在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叔叔是个英雄,我也要做英雄。”
村里一个老兵对蔡永连影响也颇深。“以前村里的路都是土路,下雨下雪泥泞难走。出门要穿上长筒胶靴。”蔡永连说,印象中,只要雨雪停了,老兵邵老头便拿着锹出现了。后来突然看不到邵老头了,原来他是铲雪时,从桥上掉下去了,这让蔡永连心痛了很久。
蔡永连的爷爷和姥爷都是民兵连长,是十里八乡受人尊敬的人。尤其是姥爷19岁就当上民兵连长,让她印象很深,“每当村里有事,姥爷会带着我们几个小孩满村子跑,召集大家开会。”
爷爷则很威严,父辈们都怕他,只要他在,说话都不敢大声。每年雨季,爷爷都带着村里的人去淮河巡堤、修坝,防汛、抗洪。“爷爷一直跟我说要做个有用的人,我决定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蔡永连说。
闭门准备文职考试
为了准备军队文职考试,蔡永连曾带着一口锅和一床被子,住进了未装修的新房,关上家门,断绝了与外界联系。“我爱人当时在网上查了不少相关的制度,一再告诉我不靠谱,但是我坚信自己的选择。”蔡永连说。
文职考试期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军队文职笔试通过了以后,先要体检通过了才能面试。”蔡永连说,可是体检结束后,她却接到工作人员电话通知,说她体检没过关,这意味着她可能要与军队生活擦肩而过了,“我当时就想,不管怎样都要争取到面试的机会,就和对方反馈说要进行复检,好在复检发现自己没有问题”。
考军队文职被录用后,蔡永连被安排到天津武警指挥学院集训,担任一区队九班班长。训练时不仅自己要努力,还要照顾和鼓励班级的队友们。培训结束时,她和队友不仅顺利通过各项考核,还成了大集体里的活跃分子,为培训生活增添了乐趣。
集训结束,蔡永连回到六安干休所,承担了大量工作。2020年3月,上级机关对账,要求对清干休所2013年至2019年账目。作为一个财务零基础的人,蔡永连面对陈年旧账,不知道从哪下手。于是她拎着电脑,到处找人请教,每个夜晚,自己坐在办公室琢磨研究。甚至来到省军区,蹲点学习了很长时间。
有一天清晨,蔡永连突发心脏短阵室速,失去知觉约三分钟,好在有惊无险。“换了新身份、新岗位,但是属于咱的那份激情和责任不能换没了,有工作就得踏实做完。”蔡永连说。
挖掘抗洪新闻“出圈”
2020年夏季,安徽面临严峻汛情,大量官兵、民兵走向抗洪一线,蔡永连主动请缨到抗洪一线进行新闻采访,她也从这时开始“出圈”。东至县陈寿春的“抗洪大脚”、六安固镇被困成为孤岛……媒体报道抗洪先进人物、温馨故事、灾情信息,很多一手消息都由蔡永连挖掘出来。
那段时间,蔡永连在抗洪大堤上22天奔波4800公里,圆满完成采访任务,在中央级新闻媒体重磅推出“四个一”抗洪典型报道。
“抗洪之前,我只知道自己不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但从来不知道自己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是一直往前冲,冲着冲着冲成了习惯,永远将工作摆在第一。在我的概念里,所有事情都要为工作让路。”蔡永连说。
抗洪那段时间里,安徽日报记者吴文兵与蔡永连并肩战斗了将近半个月。“感觉她就是个‘时间管理大师’,从安庆到铜陵到六安,再到王家坝,那段时间,我们一直在路上,她不仅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有条不紊,还关心我们几个同行的记者的生活。”吴文兵说,她经常忙到凌晨两三点,但是早上起来还是生龙活虎。
在与蔡永连一行准备从六安的双河镇转战阜南时,车上高速之前,吴文兵见证了蔡永连的“一分钟团圆”。“她一直在一线采访报道灾情,即便离家很近,也没能回家看一眼。”吴文兵说,因为孩子十分想妈妈,所以爱人张矛就抱着孩子,在高速道口等着与她见一次面,“当时看着他们一家人抱在一起的幸福模样,真是太感动了。”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抗洪期间,蔡永连白天要深入灾区现场采访,到了晚间还要整理邮箱稿件,从投稿中寻找适合的素材,编发到省军区的微信公众号。“邮箱里来的那些抗洪稿件,我起初还嫌他们写得不好,但是转念一想,他们都在一线忙着救援,根本没时间打磨稿子,又觉得愧疚。”蔡永连说,看着战友们救援的照片,总是眼泪不止,就觉得“不把他们报道出来,对不起他们,也配不上他们的一句‘战友’”。
军区领导为她点赞
2020年,蔡永连被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表彰为新闻宣传工作“十佳个人”。她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秘诀,就在于自觉用“五个一流”要求打造自己、完善自己、成就自己,树立了新时代文职人员的好样子。
“她作为一名来到部队仅15个月的文职人员,能够脱颖而出、一枝独秀,凭借的是过人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凭借的主要是一流的工作能力。”安徽省军区政治委员王贵胜写文章为她点赞。
2020年底,蔡永连还在部队荣立三等功。鼠年农历腊月廿八,安徽省军区副政委杨学伦少将专程从合肥驱车赶到霍邱,将三等功喜报、慰问金和功臣之家牌匾送到蔡永连家人手中。
“蔡永连3个月时间,在中央级媒体发表文章56篇,被军委国防动员部表彰为新闻宣传‘十佳个人’。来到部队15个月的文职人员,发生这么大变化,取得这么多成绩,原因就在于蔡永连心里有大爱情怀,热爱国防和军队;有拼搏精神,不怕吃苦;有精益求精的高标准,工作细致、精致、极致。”在现场讲话时,杨学伦这样评价蔡永连。
文职人员是现代军队的重要人力资源,是军队人员的组成部分,蔡永连用行动和成绩诠释了新时代文职人员的责任担当,成为文职人员的优秀代表,她的“军中奇女子,文职好样子”故事还将继续流传,并影响更多的人……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王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