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学校的营养餐到贫困学生如何上网课;从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到婴幼儿照护服务……作为一名常年工作在教育战线的全国人大代表,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善竑关注的重点和教育息息相关。让她感到欣喜的是,她每年在人代会上提出的建议都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问题得到了推动和解决。今年全国两会上,她带来了《关于加快普及婴幼儿照护服务的建议》,希望国家能够制定普及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详细规划,让年轻人释放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
希望制定普及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规划
在今年的人代会上,杨善竑关注的重点和婴幼儿的照护服务有关。“我国二胎政策是从2016年放开的。自放开以来,婴儿出生率没有增长,反而下降,这与政策的初衷似乎相违背。”杨善竑认为,导致出生人口下降的原因有不少,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认为压力太大,养孩子成本太高,尤其是城市里的年轻人要上班工作,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无人照看,索性就不愿意生育孩子。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她带来了《关于加快普及婴幼儿照护服务的建议》,希望国家能够制定普及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详细规划,让年轻人释放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人民群众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得到初步满足。到2025年,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法规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健全,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
“今后五年是我国婴幼儿照护发展的关键期,为了加快建设婴幼儿服务,加快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让年轻人释放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杨善竑建议,制定普及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详细规划。她坦言,自《指导意见》出台以来,各地结合实际纷纷出台了实施意见或落实方案,2020年也建成一些试点市县的婴幼儿照护机构,但是与满足社会初步需求的目标还相差甚远,公办普惠的占比不高。因此,要加快建设婴幼儿照护机构,必须要在顶层设计上进一步明确各地的具体规划,各地根据人口规模,结合布局,按年度通过新建或改扩建等形式,加快建成一定数量的机构,逐步满足需要,直至2025年实现满足需求的目标。
对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可定期进行评估
婴幼儿照护机构不同于幼儿园和早教中心,是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托育服务的机构。国家卫健委已经制定了专业化规范化的托育机构设置标准和管理规范。杨善竑认为,对已投入使用的机构除了对其办学机构的规模条件、人员配备、安全保障等进行严格监管外,定期开展达标评估认定,实行动态管理,对办学机构不合格的,没有专业人员的,或者出现安全问题的,要问责与整改。
此外,她还建议出台保障和奖励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措施。《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各级政府要在婴幼儿照护发展机构的规划、用地、队伍配备上给予支持和监管。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但是要控制一定的数量,吸取早期学前教育发展的弊端和教训,防止民办力量举办过多,导致形成高收费、难监管的局面。婴幼儿照护发展要在公益普惠上加大投入保障,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制定切实管用的政策措施,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规范发展,真正办人民满意的照护服务。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叶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