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9版
发布日期:
全国人大代表陈静:
建议将校园“五禽戏”纳入体育课
  本报讯“五禽戏的编创开创了世界体育医疗的先河,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华代表性传统体育项目。”全国人大代表、亳州市文旅局全民健身指导中心主任陈静在接受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将校园“五禽戏(操)”纳入体育课或课间操,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发展新局面。
  “为了更好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健身需求,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组织专家在华佗五禽戏的基础上,编创了健身气功五禽戏。”陈静告诉记者,校园五禽戏是在华佗五禽戏和健身气功五禽戏的基础上由专家团队取其精华,针对青少年群体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并且好动、好奇的特点,精心编创的。其间,经过广泛论证,几易其稿,编创了“小学版”“初中版”和“高中版”校园五禽戏,并选取试点学校进行了科学测试。结果表明,长期练习校园“五禽戏(操)”能够有效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去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认真梳理五禽操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因地制宜开展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活动,并融入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机制,形成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竞赛体系,让中华传统体育在校园绽放光彩。
  陈静认为,推广校园“五禽戏”,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有助于鼓励发展特色,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发展新局面。
  如何推广校园“五禽戏(操)”?陈静建议,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校园“五禽戏(操)”全国推广具体实施方案,确保校园“五禽戏(操)”推广普及落到实处;制定培训计划,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并通过他们传授给各校;把校园“五禽戏(操)”纳入体育课或课间操,分批次、分地域、选试点进行推广,组织学校的体育教师参加校园“五禽戏(操)”培训,系统地开展校园“五禽戏(操)”推广普及;将校园“五禽戏(操)”纳入校运动会集体项目,对体育课开展好的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
  陈秋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叶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