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5版
发布日期:
老楼情思
  以前,爷爷经常带着幼小的我,去那个路口,看那栋楼。
  那时,楼上半灰半白的墙已经斑斑驳驳,有的地方甚至露出里面红得发黑的墙砖。楼不高,共三层,在钢铁森林中,只能算个矮人。听爷爷说,这是老市政府办公大楼。在那个物资缺乏的年代,盖平房都不易,何况是三层的楼呢?老楼前有一尊黄铜雕像:一个伟岸的工人,头戴探照灯,身着工作服,脚踏高帮靴,手持铁镐,下面写着“劳动最光荣”几个大字。在风吹日曝和暴雨激雪的侵袭下,雕像变得坑坑洼洼,只有那双眼睛,炯炯有神,熠熠生辉——像爷爷那深邃的眼睛一样。在这里,爷爷经常说起他年轻时的业绩,尤其是他荣膺市劳动模范,到市政府领奖,那时的他,深深地记住了这栋楼,这座雕像。这段故事爷爷百讲不厌,我自然也是百听不厌。一切,在这栋老楼前,都显得那么平静、祥和。
  那天,城市改建,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贯穿那方天地,似是老楼的悲鸣、呻吟,抑或是,遗言。随着老楼的倒下,那尊雕像的眼睛,似乎不再有光芒。我被吓跑了,半晌,转身,见爷爷还伫立原处,呆呆地站着,他的手,在微微地颤动,灵动的双眼,澄澈不再——似那黄铜雕像。
  之后,爷爷病倒了,他住院时,爸妈曾经带我去探望过他,只见他憔悴得就像我窗前的那株残柳。似乎感到我们的到来,他微阖的双眼又焕发了些许光彩,颤巍巍地握住我的小手:“孩子,你要记住,那栋楼,不仅仅是一栋楼……”那天,秋风正瑟,爷爷的一份情仿佛和纷杂的落叶一起被吹得漫天飞舞。
  在那片冰封的废墟上,人们盖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写字楼,每每回乡,我都伫立街头,向着那栋楼,那栋豪华气派的楼,发呆。老楼的影子与这栋新楼叠合,身旁霓虹灯在闪烁,儿童的欢声笑语和爷爷的话融合在一起,钻进我的脑海,我似乎又看到了爷爷慈祥的面庞,听到了他温和的声音,眼前的一幕幕闪过,不禁泪潸潸。
  今年回老家,我再次矗立街口,脑海里的画面如放电影一般。倏地,一片秋叶飘过,将我的思绪拉回。在我目光游离飘散之时,我猛然发现,在暗夜的笼罩之下,那栋新楼的不少窗户仍有灯光闪亮!灯光下是一个个奋斗的身影。目光向上移动,恍惚中那点点灯火,似乎与天上的繁星相接,融入了无边星海。这情景激荡着我的心,这,不正是奋进精神的传承吗?
  的确,老楼,并不是一栋楼,而是一种精神,一种城市的精神,一种坚毅顽强,努力进取的精神!无论今天工作与生活的节奏有多么快,都不应该忘记这片土地上曾经留给我们的,淳朴、积极的进取精神,更不能忘记这片土地曾经历过的,踏实、无畏的奋斗历程。
  此后,每次夜晚灯下苦读,学累了驻足窗前,望着满天星辰,我总会想起爷爷和那老楼,继而振奋精神,努力前行!
  合肥市五十中学东校西园校区八(5)班刘汉唐
  指导老师武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