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15日,我国已实施儿童文具召回共计51次,涉及数量135.54万件。
专家指出,召回制度属于事后补救措施,必须进一步完善儿童文具标准,推动监管部门、社会共同发力。
随着学前教育的增加,很多幼儿园的孩子也开始更多地使用文具。目前,《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GB21027-2007)主要针对的是学龄期间使用的文具,专家建议,将学龄前儿童使用的文具也纳入该标准的适用范围,并修订相应的安全要求,为监管提供依据。
同时,专家建议,在儿童文具产品的风险监测工作中,对文具的颜料、设计式样、气味等风险源进行一次系统研究,从儿童的智力、行为、接触的可能性、致残和致死的可能性等方面全面进行研究,为完善相关标准打好基础。
还有专家指出,应该及时制定针对文具产品自身的检测方法。目前,《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对部分文具指标的检测方法完全使用其他行业产品的检测方法,比如,对文具的锐利边缘测试按《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进行;书包、笔袋所使用的面料和辅料中甲醛含量的测定,按照普通纺织品中甲醛含量的检测方法进行。
王星指出,当前文具产品检测方法缺失,是文具标准化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单纯采用其他行业产品的检测方法不一定合适,尤其是化学性能要求的检测,由于样品不同,对样品的收集和前处理有差异,会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率。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建议,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文具安全的监督检查,引导企业从产品研发、质量控制环节消除安全隐患。此外,应提醒家长和学生,买文具要注重安全性,不要过分迷恋“高颜值”,尽量挑选有质量保证的厂家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