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6版
发布日期:
安徽省出土墓志的价值及其它
  □合肥张宏明
  在我收藏的书籍里,墓志是其中的一大类。这也促使我想把安徽省出土的历代墓志搜集整理一下,以便为地方史志学术研究,增加一批珍贵的文献资料。
  石质墓志是一种历史文化遗物,也是历史文献中的一大类型,它与传统的纸质文献的不同之处在于,首先它不是用笔书写在纸质材料上的,也不是用雕板刊刻、泥木活字印刷,乃至铅活字排版和现代照相排版印刷的产品,而是通过人的手工制作的方式,在石板上或陶板上用镌刻的办法(也同时包括木质、瓷质、泥质、铁质、铅质等多种材质),把墓主人的籍贯、家世、生平行状事迹与子孙及安葬地的详细情况,用文字记录下来,为后代的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宝贵的文献史料。因此,墓志,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特色的“礼敬祖先”孝道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从地方志的角度说,也是最有乡土文化特色与官府文化性质兼而有之的文化遗物。同时,墓志也是代表着中国书法不同书体,诸如隶书、篆书、魏碑、八分、真书等演变的珍贵实物,在我国已经拥有了将近二千年的历史传承。
  我国最早的墓志,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产生,至今仍然是一个谜。如果从战国时的文献记载看,春秋时代宋国的桓氏曾经在石椁上刻字铭文,大概是为了记录墓主人或者墓地位置,可以视为墓志的早期形态。有学者又根据战国晚期的秦国(秦人)刑徒墓地岀土的瓦质铭刻文字,认为是墓志的起源。然而,我们从西汉与东汉将近四百年的时间长度里,至今没有发现一件真正可以作为墓志的标本。由此来看,说春秋战国与秦朝是墓志的起源阶段,无疑都是一种想象上的放大。而汉代出现的诸多与墓志性质相似的铭刻文字,比如墨书木质、陶质买地券,铅质铸造买地券,汉代墓室画像石上的大段石刻铭文,以及墓地上竖立的高大石碑上镌刻着纪实文字等,都表明着三国时代以后墓志产生,也许还有一种可能。正是因为墓碑的出现,给汉代墓室的盗掘提供了地面上的指示与象征,后代社会吸取了历史教训,才会把有关墓主人的生平事迹,从地面变成了“藏之于幽室”。这一转换,有着社会与时代的诸多因素,至于真正原因为何,尚待学术界的深入研究以给出真实的结论。
  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从魏武帝曹操开始就提倡“薄葬”,与战国时墨子的节约主张有类似相通之处。我们从亳州市的国保单位“曹氏家族墓群”的考古发现可知,东汉末年的墓葬,只有画像石室、玉衣、玉刚卯、玉猪握、玉司南佩,以及其它可以代表着当时门阀贵族的印章等随葬遗物。与三国曹操同时代的墓葬,如马鞍山市雨山区发掘的东吴右军师、左大司马朱然墓里,仅出土有木质名刺“朱然再拜”。同时,在魏、吴二国的高层墓中,都没有发现墓志,大约可以证明当时尚无正式的墓志产生。
  在中国的两晋时期,石质墓志开始出现,一直发展到民国,先后经历了将近一千八百年的历史。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时间长度,代表着中国社会在埋葬习俗上从中古到近代的发展变化。具体到安徽省的出土墓志,根据全省的考古发现,最早产生的时间是在东晋。马鞍山市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曾出土了东晋时期的“孟府君墓志”。比较有特点的是砖质墓志有四块,志文相同而书体不一,是一种不太常有的现象;其次是隋代墓志,在合肥市与亳州市皆有出土;唐代与五代墓志,在全省各市县出土较多。1985年,我在巢湖市伍家圩龟山附近挖掘过一座唐墓,出土了春秋时期伍子胥后人的“伍钧墓志”。为此,我在《文物研究》的创刊号上发表过墓志考释,在《考古》上发表了发掘简报。此外,在安徽省博物院和全椒县、淮南市、合肥市文物部门与博物馆里,都有一些唐代石质墓志或拓本的收藏。至于宋代的墓志,出土数量更多,江南的南陵、青阳、歙县;江淮之间的潜山、太湖、安庆、合肥市区、肥东、庐江、无为、含山、和县、滁州、凤阳、寿县;皖北的淮北、颍上、宿州、泗县、怀远、蒙城、亳州等市县都有出土。我还曾经专门在《东南文化》与《文物研究》上,发表过宋代宿州苗正伦墓志与无为胡士宗墓志考释文章,钩沉其历史价值。而宋代的著名墓志,像合肥市出土的包拯家族墓志(七方,现藏省博物院)、兵部尚兵钟离谨墓志、南陵县出土的宋代书法家蔡卞所书墓志等,无论是在史料的丰富程度上,还是在书法艺术上,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元代墓志,在濉溪县和亳州市都有发现;明清的墓志,除主要为石质外,还有陶质、砖质、木质和青花瓷板等多种,初步统计的结果,安徽省出土与国有博物馆收藏的历代墓志有140多块,是一批价值很大的历史人物的重要史料文献,是研究“金石学”、考古学、历史人物与地方史志的第一手资料。
  安徽境内墓志的搜集与研究,是我一直关心的学术课题之一。做好这件工作,对历史有益、对安徽省历史文献整理有益。我愿意贡献出自己在这方面的储备,以便于在墓志的合集框架上,早日完成安徽墓志的搜集、研究与出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