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3版
发布日期:
核污水“杀伤力”几何?
  所谓核污水,就是在冷却核反应堆后残留的废水。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引发巨型海啸及福岛核灾难,造成上万人死亡。福岛第一核电站在这场大地震和海啸中损毁,数十种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到外界。这些放射性物质污染了福岛周边的一切,除了草木、土壤、物品,甚至是细小的灰尘和空气,还有核污水,即放射性液体。
  核污水中被检测出含有大量放射性物质。据介绍,核辐射既能杀伤细胞,又有诱变的作用,可能诱发细胞癌变或基因突变,导致生物畸形等。短时间内,摄取剂量一旦超过100毫希沃特,人体就会受到伤害,如果超过4000毫希沃特,将会直接导致死亡。
  此前报道曾披露,即使是日方所称经过“过滤”处理的核污水中,也含有氚、碳14、钴60、锶90等难以彻底去除的放射性物质残留。
  如果人类和自然环境持续暴露在氚辐射下,后果如何,可想而知。
  综合央视、人民日报客户端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