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6版
发布日期:
茶事流年
  □铜陵鲍安顺
  读老舍作品,就是够味儿,记忆深,经典多。究其原因,是贴地气,近人情,老北京人的生活味儿,原汁原味,意味深长。他写的北京茶馆,早期,是街头摆的茶摊儿,粗瓷大碗一字排开,过往的客人,掏二文钱丢在桌上,站在摊旁,捧起茶碗扬脖大口喝下去。后来,作品里的茶馆,进了楼,有八仙桌、雕花椅。店小二提着壶,把开水冲进一只只小盖碗里,水气缭绕,那添水人的姿态,也缭绕人心。桌上,摆放干鲜果品,小吃点心。茶客们,从容品茗,吃着茶点,闲散地说世间兴盛沧桑,人事沦落,世风日象,谁家的鸡毛蒜皮,说也说不完。茶馆里,还有说书唱戏的,后来放起了音乐唱片,真是往事悠悠,时光似水流年。
  我老家,在沿江的江南古镇上。记得年少时,做手艺的父亲病容憔悴。家里茶叶喝光了,他给我2角钱,让我去古镇街头的杂货店,买最便宜的茶叶,也称“老干片”。店主人,用荷叶包好茶叶,从高高的木制柜台上,勾头递给我。我接过后,像干了坏事似的,一溜烟跑出小店,回到家里。那茶叶,很劣质,叶片很大很粗,泡出来的茶汤,也很苦,我喝了,味儿难以下咽。平时父亲是不喝的,当家里穷得无钱买米了,父亲才让我去买这种茶叶。父亲从不去买,他说,小孩子去,别人不会笑话,大人可丢不起这个脸。家乡古镇,尤其在夏天,有人家做房子时,都用大陶罐泡“老干片”。做工的人累了,歇下来时,用大碗倒一碗,然后大口喝下去。那情景,看得很爽,喝茶人个个汗流浃背,也大声叫爽。他们喝时,一个个站在天地间,真像电影《红高粱》里,喝高粱酒的英雄好汉。当时,我惊讶地想,为什么父亲喝茶时皱着眉头,那些人却喝得酣畅淋漓?后来我明白了,干粗活做累活的人,身体汗腺张开,热血膨胀,精神器宇轩昂。
  三十多年前的四月天,我在安徽东至县马坑乡的大山里,搞林业勘察工作。在群山峻岭里,我迷了路,跑了一整天,没吃没喝,又饥又渴,身体累得像散了架似的。傍晚,我精疲力竭时,来到山顶的独户人家。主人盛情,给我泡了一杯新茶,他说那是山里极品好茶,山林云雾滋养,是刚发芽的茶叶尖。我喝了一口,顿时感到茶香浓郁,渗透到我的五脏六腑,甚至有一股馨香,弥漫着窜进了我的骨髓深处。那是我喝过的最美味的香茶,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品尝过那茶味、那茶香。后来想,那天喝茶时,那种独特感受,是身体否极泰来时才会有的,是一种异乎寻常的快乐,是如饥似渴后,生命情怀的轻松释放,就像久旱逢甘霖,日久见人心。我想,我那天出现的愉悦状态,让我见到了身心的另一个状态,就像喝“老干片”的工匠们,喝出了身心滋味的大快乐。
  我四十岁生日,太太送我四套茶具:玻璃、陶瓷、紫砂和麦饭石的。那天早饭前,太太用紫砂壶给我泡了龙井茶;中饭后,用麦饭石茶具给我泡了铁观音;晚饭酒足饭饱,她又用陶瓷茶具泡了红茶,让我喝了有益消化。那天夜深人静时,我坐在计算机桌旁,太太用玻璃茶具,给我泡了杯黄山毛峰,我一口喝下,心情风卷云舒。那茶香的清新雅淡之味,溢上心头,仿佛触及到我心灵柔软的部分。我无法忘记,那幸福的一天,是太太为我安排的。那一天的生活,我以恬淡愉悦的心情,品尝了各种茶具泡出来的茶香味,享受夫妻间的恩爱情深。
  许多喝茶的往事,淡若云烟,似水流年。我是个爱茶人,即使不喝茶时,想起茶来,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生活的安慰。儿时,我喝父亲的茶盏,后来太太和儿子都喝我的茶盏,其实共饮一杯茶,不太讲究卫生,可是其间亲情弥漫开来,爱在共饮中,变得从容淡定,有一种天伦之乐的幸福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