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节假日酒店大幅涨价需综合应对
  同程旅行近日发布的《2021年“五一”假期居民出行预测报告》显示,涨价是今年“五一”长假旅行消费最突出的特征之一。秦皇岛、珠海、青岛、汕头、扬州、上海、广州、厦门、嘉兴、三亚是目前为止酒店价格同比涨幅最高的10个旅游城市。其中,排名第一的秦皇岛同比涨幅达到222.2%。(4月19日《工人日报》)
  近年来,“每逢佳节必涨价”成为许多酒店的保留节目。据媒体报道,在疫情之前的2019年“十一”黄金周,全国酒店普遍涨价超过2倍,最高涨幅达14倍之多。今年清明小长假,泰山山顶南天门附近住宿1200元一间,登上微博热搜。
  诚然,酒店实行市场调节价,经营者有自主定价的权利。从公平交易的角度来看,节假日酒店价格可以上涨,但也应该在合理范围内,不应漫天要价。否则,不仅直接加重了游客的经济负担,而且容易损害城市的外部形象,不利于当地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对此,有关部门应引起重视,综合施策,有效化解。
  首先,适时开展价格干预。《价格法》在赋予经营者自主制定属于市场调节的价格权限同时,规定“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极少数商品价格”,在必要时可以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从2011年起,海南明确规定旅游饭店客房价格主要实行市场调节价,主要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可以实行政府指导价。近年来每逢洛阳牡丹文化节,河南洛阳就对城区酒店客房实行价格指导,以控制涨幅。这种做法值得其他地方借鉴,在节假日对住宿服务行业适时实行价格指导,促进旅游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其次,加强执法监督。节假日期间是哄抬价格、串通涨价、价格欺诈等价格违法行为高发时段,有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开展节假日价格专项执法检查,对于不按规定明码标价、预订成功后酒店单方面毁约、平台滥用大数据杀熟等现象依法查处,以儆效尤。
  最后,落实带薪休假。归根结底,节假日酒店大幅涨价,源于公众“井喷式出游”,这也从侧面折射出带薪休假落实不力的尴尬。去年8月,人社部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时表示,将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作为劳动保障监察的重点内容,依法监督检查用人单位贯彻执行带薪年休假制度情况。从长远来看,只有带薪休假全面落地,公众自主错峰出游,才能化解市场结构性供需矛盾,对酒店任性涨价釜底抽薪。□张淳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