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亮
4月19日,在上海车展特斯拉展台,一名女子身穿印有“刹车失灵”的T恤,爬上车顶大喊“特斯拉刹车失灵”,引来参观者围观,随后女车主被工作人员带离。20日,上海警方发布通报称,该女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五日。20日晚,在舆论压力下,特斯拉向车主致歉,表示已成立专门处理小组,尽全力满足车主诉求。(4月21日《北京晚报》)
据女车主自述,今年春节期间,其父亲驾驶的特斯拉车突然刹车失灵追尾前车,致使一家四口险些丧命。针对车展维权事件,特斯拉做出强势回应,称近两月以来始终与车主积极协商,提出多种解决方案,但对方不接受任何形式的第三方检测,并拒绝所有方案。特斯拉声称,如果是产品问题,该赔的赔、该罚的罚,但对不合理诉求不妥协;特斯拉公司一名全球副总裁表态,认为女车主维权方式很专业,背后有人策划。
强硬的不只是特斯拉一方。4月20日,参与特斯拉展台维权的另一名当事人发微博,对在车展上采用错误维权方式引发混乱的行为道歉,同时坚定地表示:“看到特斯拉领导的回应,决不妥协。巧了,我们也决不妥协。”
是特斯拉店大欺客,还是当事人恶意作车闹,引发网友争议。不依法维权固然不可取,扰乱公共秩序也要付出代价,但舆论关注的焦点,应该是事故车辆是否存在问题。在权威调查结果公布之前,特斯拉便发布声明,认定女车主“因超速违章发生碰撞事故”,将责任推到消费者身上;那名全球副总裁更是预设立场,认为维权车主背后有人指使。如此居高临下的傲慢态度,充斥阴谋论的有罪推定,实在不是一家全球电动汽车领军企业该有的做派。
近年来,与特斯拉相关的维权事件已非一起。几乎每一次问题曝光,特斯拉总能让自己置身事外。不是路面、天气原因,就是驾驶人员操作不当,甚至把一名南昌车主的充电故障,归咎于国家电网电流不稳定。今年2月,就消费者反映的异常加速、电池起火、车辆远程升级等问题,市场监管总局与中央网信办、工信部、交通运输部以及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等五部门共同约谈特斯拉,要求其“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有效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但从车展维权事件来看,特斯拉对消费者的态度依旧欠缺解决问题的诚意。
一个法治健全的成熟市场,不该出现违法违规的维权,但确实需要消费者不妥协的坚持。近年来,很多类似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正是因为消费者决不妥协的“硬杠”,才促使、倒逼车企弥补缺陷改进技术。在此次事件中,到底是消费者无理取闹还是车企自大高傲,到底是“刹车失灵”还是“责任失灵”,亟待特斯拉和维权车主,各自拿出确凿证据,“杠”出真相,“杠”出责任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