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5年何以提升7个位次
  《农民日报》4月27日头版头条报道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强调,增加农民收入,要构建长效政策机制,通过发展农村经济、组织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等多种途径,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让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
  5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强化政策支持,多途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2020年,安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620元,在全国的位次由2015年第18位升至2020年第11位,年前进7位。
  锻新板,提升财产性收入。5年来,安徽以推进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不断激活农村要素,扩大农民财产权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2020年,安徽共有10812个村(居)开展“三变”改革,占总村数的68%,户均增收1093元。
  扬长板,提升经营性收入。2019年以来,安徽走出了一条“单种、单收、单储和专用”的优质专用粮食发展道路,提升了粮食商品性。目前,安徽的优质专用小麦达2682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63.3%,优质专用水稻达2425.8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62.8%,双双实现面积占比超六成。
  补短板,提升工资性收入。安徽大力发展依托农业农村资源的二三产业,把农业产业链延伸的增值收益和就业创业机会尽量留给农民。2020年,安徽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带动农户470多万户户均增收1.6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4.6万户户均增收2000多元。
  固底板,提升转移性收入。这5年,安徽逐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出台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实施意见,实施农业农村领域补短板十大工程;推进乡村振兴金融服务。2020年,安徽省级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安排141.1亿元,较2019年大幅增长。涉农贷款余额1.6万亿元,同比增长16.4%,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