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灵璧县扎实做好流动党员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健全完善三项工作机制,积极引导广大流动党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有效解决了流动党员学习教育难题。
健全台账管理机制确保参学无遗漏
全覆盖大摸排。在原有流动党员管理数据的基础上,开展全覆盖摸排,通过行业走访、企业发动、社区登记、电话沟通等方式,分层分级对流动党员情况进行全面细致调查摸底,摸清800余名流动党员数量和分布情况。
精细化建台账。基层党组织主动与流动党员建立联系,对流动党员的流向单位及地域分布、所在党组织等情况进行核实,逐级建立《流动党员动态管理台账》,做到知去向、知现状。
全方位强引导。发布《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通过手机短信、微信等多种方式向在外流动党员多角度深层次宣传党史学习教育相关会议精神。动员流动党员依托各地红色教育资源,开展“学习党史、缅怀先烈”主题活动。
健全“帮教送学”机制确保学习多样化
用好现有平台。组织灵璧县融媒体中心、自媒体平台,探索“互联网+”党史学习教育模式,用好微信微博账号、“学习强国”等新媒体平台,不断丰富“流动中的阵地”“指尖上的课堂”党史教育资源及学习方式。根据流动党员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特点,满足流动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多元需求,不断优化党史教育的“供给侧”,给流动党员提供线上线下学习交流平台。
搭建集中学习平台。邀请老党员老红军现身说史,组织党校教师深入基层授课。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农家书屋等场地投放党史类书籍、播放党史类音视频等。同时,号召并督促开展个人自学,将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学在平时、紧在平时,增强学史爱党、学史爱国意识,提高为民践学服务能力。开展家庭党校“送教上门”。灵璧县各党(总)支部设立流动党员联络处,安排专门联络人员定点服务,和流动党员沟通党史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学习建议;鼓励企业流动党员“带资返乡”“带技返乡”,投身家乡经济建设,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流动党员寄送“红色包裹”,寄送《中国共产党简史》《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学习书籍。督促学习党史原著,撰写心得体会,让流动党员能及时学、跟进学,把流动党员的自学抓到实处、抓出成效。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家风家训教育相结合,开展校园学党史“小手拉大手”活动,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家庭党史教育“传帮带”作用。
健全监督管理机制确保纪律更严明
明确责任。把流动党员党史学习教育纳入基层党建目标考核体系,明确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从组织领导上坚决防止流动党员“流失”。
严明纪律。对流动党员参学情况进行动态跟踪、严格考评,对不参加组织生活和党史学习教育的流动党员,按规定采取批评教育、限期整改等处置,保证会议到会率和党员知晓率,提升流动党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发挥作用。坚持“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环环相扣,号召流动党员积极参加“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为民服务热情,把党史学习教育做细做实。高存号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