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五里墩立交南上桥口怎么治堵?
三种治理方案公示,各有利弊
  为尽力缓解五里墩立交南上桥口交通拥堵状况,合肥市城乡建设局组织对治理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形成了三种方案。4月28日至4月30日,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对三种方案进行公示。
  方案一
  治理措施(三处)
  第一处:施划震荡标线,分隔主辅车道;利用既有2座龙门架及新增的1座龙门架,设置变道抓拍系统,晚高峰时禁止车辆由合作化路高架主线驶入南一环、长江路。通过前述措施避免辅道直行车辆与主线转向车辆交织。
  第二处:在辅道处增设灯控信号,使辅道的车辆间隔通过单车道进入主线,使辅道进入主线车辆尽量不影响主线通行。
  第三处:在合作化路高架(黄山路下匝道以南路段),设置引导标牌,引导晚高峰期间,合作化路高架转至长江路、南一环的车辆在黄山路下匝道处提前下桥;对合作化路与黄山路交口南边进口道进行渠化改造,新增一条直行车道,提升黄山路下桥匝道处的直行通行能力。
  不利影响
  晚高峰期间,五里墩至贵池路路段的辅道拥堵加剧。
  受长江西路地面交口通行能力制约,苜蓿叶排队外溢,南→北仍存在一定拥堵。
  晚高峰期间,由于合作化路高架下桥口处无法向东转向,高架向东转向车辆需要通过路网提前绕道行驶。
  方案二
  治理措施(三处)
  第一处:下桥口北侧至五里墩段,主辅分隔,禁止辅道车辆进入主线直行。主线要驶向长江路、南一环的车辆,应在落桥处即提前驶出进入辅道。
  第二处:①南→长江路右转匝道的一联改建为分流端(废除65m、新建65m),在既有南→北主线桥东侧,增设直行匝道桥(新建230m);②对既有苜蓿叶匝道改建(废除65m,新建55m)。
  第三处:新增的直行匝道接入东→北右转匝道。
  不利影响
  工程量大(拆除既有桥梁130m,新建桥梁350m);投资大;工期长。成效不明显(堵点北移至淠河路)。
  方案三
  治理措施(三处)
  第一处:对现状长江路转至合作化路高架的地道进行局部改建,将其改造为由合作化路高架通往西一环方向的通道,增加由南往北的直行车道数。
  长江路南向驶入合作化路高架方向的车辆,由原通过地下通道路线变为从长江路地面左转。
  第二处:主辅设置1m宽隔离护栏,设置T型杆信号控制灯,对主线3车道、辅道2车道进行灯控。其中主线车道1、2常绿。停止线位于信号灯南侧20米处。对西侧挡墙进行局部改造后,重新施划西半幅车道标线(车道数与现状保持一致)。
  第三处:设置震荡标线,分隔主辅车道,利用既有龙门架增设变道抓拍,减小合作化路高架下桥口处交织干扰。
  不利影响
  工程量较大(拆除老路约90m,新建桥梁12m、道路90m);加剧长江西路东进口拥堵。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