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
  “七人普”数据显示,从年龄构成来看,我国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双双上升,少儿人口比重上升既反映了调整生育政策的积极成效,又凸显了“一老一小”问题的重要性,需要优化生育政策,完善养育等人口服务体系。
  少儿人口比重上升反映了调整我国生育政策的成效。“单独二孩”“全面两孩”等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促进了出生人口出现回升,“二孩”生育率明显提升,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50%左右。
  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较快,老龄化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同时,老年人口的增加也会带来智慧、传承、发挥和需求拓展扩大。五是人口加快集聚,既反映了城镇化和经济集聚的趋势性变化,也对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他认为,人口调查数据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的历史进程,符合人口自身发展趋势,符合人口与经济社会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数据也反映出我国正面临着结构性矛盾,比如劳动年龄人口、育龄妇女数量下降,老龄化程度加深等。总体看,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需要采取措施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认为,从现在的情况看,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在下降,人均寿命在提升,这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志。
  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老龄化。假设按照目前这个趋势不变的话,那么到2050年,我们的老年人口数量可能会达到总人口的30%。
  在老龄化的同时,我们还面临着少子化。老龄化与少子化,累积带来的结果就是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在减少。从2012年到2019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了2600万,平均每年减少300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