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
12级大风过境,塔刹掉落;古建专家现场勘查:大风吹断木制刹柱
“国保”振风塔将进行抢救性加固
  坐落于安庆市迎江寺内的振风塔,不仅以“万里长江第一塔”著称,还享有“过了安庆不说塔”和“宝塔王”的美誉。作为地标性建筑,“塔影横江”一直是安庆胜景之一。然而5月10日下午,安庆市区发生强对流天气,最大风力达12级。当天18时30分左右,迎江寺振风塔塔刹掉落,令人十分惋惜。
  振风塔塔刹掉落暂停开放
  振风塔,坐落于安庆市迎江寺内,原名万佛塔,又名迎江寺塔,后取名“振风”,相传是“以振文风”之意。安庆振风塔从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开始兴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建成,是长江沿岸古塔之一。安庆自建成振风塔之后,境内文风果然昌盛,人才辈出。2006年5月25日,振风塔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月10日下午,安庆市区发生强对流天气,最大风力达12级。18时30分左右,迎江寺振风塔塔刹掉落,未造成人员伤亡。事发后,安庆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率相关单位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
  记者11日上午7时40分在事发现场看到,迎江寺所有的进出囗均被铁栅栏封闭,且有安保人员值守。因寺庙维修,暂停开放。
  上一次维修是在2014年
  历史上,振风塔曾经历多次维修,1993年维修后,最近一次维修是荣获“国保”之后的2014年。
  塔刹位于塔的最高处,是“观表全塔”和塔上最为显著的标记。塔刹作为塔显著的标志,一般用金属或砖石制成,一般塔刹本身也如一座小覆钵塔,由刹座、刹身、刹顶三部分构成。
  将尽快进行抢救性加固
  11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古建专家赶赴安庆,勘查振风塔受损情况。“被吹掉的是振风塔的塔刹部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建室主任张辉向记者介绍,“塔刹是一个铸铁的构件,也就是大家看到的‘宝葫芦’。‘宝葫芦’是套在木制的刹柱上的,在这次强对流天气中,刹柱没有‘扛得住’。”张辉介绍,除了塔刹被吹断外,塔刹掉落时还砸到了一层回廊,专业术语称之为“副阶”,导致副阶部分受损,“不过受损面积不大。”
  “上一次维修主要针对塔的外部进行加固,以及一些构件的防锈处理,对塔刹部分并没有更换。”张辉说,此次断掉的木制刹柱,究竟是何时安装或更换的,目前已不好判断。
  经过古建筑专家现场勘查后,振风塔的修缮也立即启动了。张辉介绍,虽然针对“国保”单位都有紧急预案,但刹柱不属于常备构件,也无法预料到强对流天气会把塔刹吹掉。“目前振风塔最紧要的是尽快进行抢救性加固。”首先是做好防雷工作,掉落的塔尖承担着防雷接闪的重任,同时,刹柱断掉后,顶部会有一个孔,要及时进行封闭,防止雨水进入。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蒋六乔吴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