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十三五”以来,芜湖市民政系统秉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认真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民政重点工作得到全面落实,全市民政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脱贫攻坚兜底保障责任落实更加到位,先后出台了《芜湖市关于社保兜底脱贫工程的实施意见》《2020年脱贫攻坚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实施方案》等。2020年,市辖区、南陵县城乡低保标准统一提高到710元。2020年11月,芜湖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均值达994元/月,及时向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共启动联动机制21次,民政部门累计发放价格补贴1.09亿元。
建立多层次儿童福利保障服务体系,连续多年提高孤儿生活费保障标准。目前,机构供养孤儿为1450元/人/月,社会散居孤儿为1050元/人/月,扩大政策覆盖面,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孤儿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发放助学资金29万元。积极实施“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将三甲医院作为定点合作医院,免费为65名福利机构孤儿进行健康体检,为2名孤残儿童进行了手术康复。
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6010人次,广泛利用DNA采集比对、人脸识别技术等进行身份快速查询,通过救助信息系统、全国救助寻亲网等多种方式发布寻亲公告,提高寻亲成功率和效率,累计寻亲成功245人,将178名救助对象安置到福利机构,为183名救助对象办理了落户手续。
出台《芜湖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明确了居家养老服务标准、职责和支持政策,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日益完善。建立由分管副市长为召集人的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成立芜湖市养老服务中心,率先成立市级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养老服务管理体系基本建立。
目前芜湖市有养老机构120家,床位1.7万余张。完成建设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9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27个、镇养老服务指导中心45个、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站297个,三级中心(含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覆盖率达100%。率先引进智能化居家养老呼叫系统,建设了市、区两级智能化居家养老呼叫系统和信息平台,基本形成市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
2017年,芜湖市被评为全省医养结合试点城市。通过出台《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办法的通知》等,构建养老、医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相互衔接的医养服务模式,全市现有11家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开展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纳入医疗保障试点,打通入住老人便利就医的“最后一公里”。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孙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