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本来要提拔我的,但听说被省纪委拦了下来。”黄继宗坐立不安。他深吸了口气,转头对其心腹李某说道:“明天一早我就去省纪委打探一下虚实。如果明天下午还没回来,你就马上告诉我老婆,让她搬空别墅中的东西,抹除一切生活痕迹。”次日,黄继宗来到甘肃省纪委监委“投案”,在交代问题时他避重就轻。当天下午,黄继宗被宣布留置。发现情势不对,在附近等待的李某立即通知黄继宗的妻子于改香,并与其一同转移财物。2020年9月23日,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审理黄继宗受贿一案,并宣布将择期宣判。
将一次提拔受挫归咎于没送钱,夫妻双双心态失衡
黄继宗1962年12月出生在甘肃庆城县一个农民家庭,1983年8月参加工作,曾任甘肃省正宁县委常委、副县长,正宁县委副书记、县长,正宁县委书记,庆阳市政府市长助理、秘书长,庆阳市副市长,甘肃省平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2019年11月28日,黄继宗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甘肃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并被采取留置措施。2020年5月,黄继宗被“双开”。2020年9月23日,兰州市中院一审公开审理黄继宗受贿一案,并宣布将择期宣判。
从农家子弟到党员领导干部,再到腐败分子,黄继宗将他的人生总结为“三个18年”。
第一个18年,从1962年到1980年,这是他艰难求学的18年。1983年,黄继宗毕业参加工作。从这一年起到2001年担任正宁县县长,他认为这是他奋力拼搏的18年。这期间,黄继宗与于改香相识结婚。那时候,黄继宗与什么人交往、怎样交往,于改香都积极参谋、把关,她曾多次当着送礼人的面,把礼品扔出去,甚至还拉着黄继宗把退不回去的钱交给纪委,俨然是家里的“纪检员”。
遗憾的是,进入第三个18年后,他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2001年8月黄继宗担任正宁县县长后,施展才华的平台大了,跟在后面当拉拉队捧场的队伍也长了,开始自我膨胀。一次提拔失败的打击,直接改变了他的价值观、权力观。
2006年,是黄继宗仕途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当时他自认为工作出色,希望能更进一步。“在考察的时候,我的排名是比较靠前的,但是组织考虑后没提拔我,我感到非常挫败。”黄继宗说。当时,一些人跟于改香吃饭的时候开玩笑说:“你当着家呢,你拿出来500万他就当上了嘛。”于改香闻言痛哭一场,将黄继宗落选的原因归结为没有送钱送礼。面对审查调查人员,于改香坦言道:“从那时开始我的思想就转变了,没钱人这么可怜,没钱是这么可怜。”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她脑子里就想一定要做生意,要挣钱。
面对妻子的错误认识,黄继宗不但不教育引导,反而采取了认可、赞同的态度,结果夫妻双双心态失衡。
开“夫妻店”合力敛财,信奉“捞大钱当大官、当了大官捞大钱”
两年后,黄继宗晋升为庆阳市副市长。然而,他仍然执迷不悟,把人生目标定义为“捞大钱当大官、当了大官捞大钱”,常把“升官靠钱财,当官为钱财”挂在嘴上。
此后,黄继宗开始把权力当作明码标价的“商品”,把私营企业主当作其致富路上的“财神”。经查,黄继宗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项目承揽、协调办理有关手续等方面谋取利益,先后89次收受45名商人所送款物折合人民币1800余万元。
对于黄继宗的改变,于改香大力支持。当她看到亲戚朋友大把花钱而自己囊中羞涩时,更“咽不下这口气”,在黄继宗的默许和支持下无视自己国家公职人员(庆阳市中院工作人员)的身份,走上经商的道路。彻底从“廉内助”变为“贪内助”。
利用黄继宗和油田的关系,于改香开办了石油公司,通过给油田打井队提供泥浆料,第一年就挣到了120万元。“一年120万,什么概念,我在法院工作一辈子都不可能挣这么多!我当时被从没有想象过的巨额利益冲昏了头脑,想着我终于也可以扬眉吐气,抬头做人了。”
这之后,于改香的口头禅变成了“钱里面有火呢”,像飞蛾扑火般,一心扑在捞钱上。而看到“赚钱捷径”的黄继宗对妻子做生意的态度慢慢由动摇变成支持,家族生意遍布油田、小额信贷等多个领域,短短4年就获利1400余万元。
为“漂白”违法所得同时赚取更大利益,黄继宗夫妇把受贿所得和经商获利归整到一起,以关心企业发展、缓解企业困难为名,先后给3家企业放贷2800多万元,仅利息就获得973万余元。
“黄继宗是个脑子很活的人,他善于钻营,不管是拉关系还是捞钱,都很有自己的一套。于改香也是一个胆子大的人,他们夫妻二人一个是‘搂钱的耙子’、一个是‘装钱的匣子’,形成了‘分头捞钱、集中管理’的模式,把权力变现用到极致。”办案人员评价道。
副市长夫人将一沓钱甩给交警,称“以后我的车就不要贴了”
在庆阳当地,干部群众早有议论,“黄继宗出事,一定出在他老婆身上。”
某酒店门口,一辆奥迪Q5停在路边,影响交通,交警按照执法程序正开具罚单,一名中年妇女从旁边的酒店冲出来,将一沓钱甩到交警眼前:“把这个钱拿回去给你们大队长,我很忙,以后我的车就不要贴了!”交警后来得知,这名中年妇女正是黄市长的夫人,“大名鼎鼎”的于改香。
做生意赚到钱后,于改香认为自己腰板直了,对家里的贡献大了,性格中强势霸道的一面逐渐显露出来。对于改香的种种行径,一开始黄继宗想管,也管过,但是于改香根本不服管。
为让黄继宗屈服,于改香经常半夜将黄继宗叫醒理论,达不到想要的结果就不让休息,或者第二天干脆不让他出门上班,单位打来的电话也不许接听。在黄继宗工作时,她曾一口气打十几个电话,回到家就“找事”,黄继宗只能屈从,还给于改香起了个外号叫“常有理”。
在黄继宗无原则的忍让下,于改香更加有恃无恐,对黄继宗的兄弟姐妹、司机和身边老板张口就骂,后来更是动手打人。黄继宗的兄弟姐妹基本都挨过她的打,就连对黄继宗她也不分地点场合说打就打、说踢就踢。
对公婆,于改香也不孝不敬。一次家庭聚餐时,于改香因为婆婆没有喝她敬的酒,竟当着黄继宗的面将一杯水对婆婆当头浇下,黄继宗却敢怒不敢言。
息事宁人的态度,使得于改香不仅在家庭、家族里大耍威风,在外也无所顾忌、恶名远扬。她常以“官太太”“大姐大”自居,成为庆阳人口中的“于姐”。对于这个称呼,于改香十分受用。
即使在被省纪委监委留置后,于改香跋扈的性格依然不改,撒泼耍赖。直至被移送审查起诉时,她才幡然醒悟,于是痛哭流涕,抱着椅子坚决不走。
在子女面前“斗富”“争宠”,教育孩子“能挣钱是本事,会花钱是艺术”
“妈,牙缸买哪一款?”“要高档的。”“最好的一个一万多。”“好,就这个。”这是黄继宗一家微信群里,妻子与女儿的一段对话。在权力和金钱的刺激下,黄继宗生活追求奢靡,其家人也与他一同贪图享乐,衣食住行皆要“最好”。
记者了解到,黄继宗受贿所得的别墅装修极其豪华,装修费用高达200多万元,中餐厅、西餐厅分门别类,棋牌室、练歌房一应俱全。他热衷戴名表,一块手表30多万;他喜欢穿名牌,衣柜里每条裤子上都配着名贵皮带;他喜欢喝名酒,对茅台酒情有独钟,在兰州、庆阳等地多处住所内储藏着近百箱茅台酒,以至于其妻在转移财物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转移他的茅台酒。于改香在挥霍享乐上也毫不逊色,貂皮大衣挂满衣柜,生活物品一味追求高档。
由于忙着“捞钱”享受,黄继宗夫妻对子女缺乏关爱,在补偿心理的驱使下,二人对子女溺爱无度,毫无限制地用金钱满足子女的高档消费要求。于改香甚至教育子女“能挣钱是本事,会花钱是艺术”。
因为经常给孩子钱花,于改香和子女的关系日益紧密,使黄继宗成了家庭中的“圈外人”,不甘心的黄继宗也开始通过给子女更多的钱与妻子“斗富”“争宠”。
在儿子上大学期间和参加工作后一年内,黄继宗给他100多万元,让其用于吃喝玩乐,平时又不断给他零花钱,父子关系也近了起来。
发觉黄继宗父子“抱团”后,于改香便去拉拢女儿,借着“女儿要富养”的名义,喜欢什么买什么,她的女儿也因此变得花钱无所顾忌。
夫妇俩互相攀比,对子女宠溺无度,在一味“买买买”和“花花花”中养成了子女花钱大手大脚、奢靡任性的恶习。儿子上班后买的第一辆车价值50多万,后来又换成70多万的豪华越野车;女儿使用的化妆品一套就价值上万元,背的都是一线名牌包。
黄继宗夫妇的违纪违法所得已被纪检监察机关收缴,其犯罪所得,法院也将在判决中做出处理。奢华豪宅,人去楼空,奢靡生活,过眼云烟。留给子女的除了深深的忏悔,还有被高墙隔成两半的家庭。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