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谐音“我爱你”,5月20日成为很多新人眼中的“好日子”。昨天,合肥各婚姻登记处迎来一波结婚登记高峰。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从合肥市民政局了解到,截至昨天下午6点,合肥全市12家婚姻登记场所已完成2802对新人结婚登记。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各婚姻登记处采取提前上班、延迟下班,增加服务保障人员,增设临时等候区等分时分流举措,确保当天婚姻登记工作安全、平稳、有序。
现场婚登处提前一个半小时开放
“真是太惊喜了,谢谢你们的祝福。”20日上午,在庐阳区婚姻登记处,收到工作人员赠送的“礼物”,前来办理结婚登记的新人连连表示感谢。当天,庐阳区婚登处精心准备了玫瑰花和小卡片赠送给新人,小小的“心意”为新人送上浓浓的祝福。
昨日上午,记者在庐阳区政务服务中心注意到,前来办理结婚登记的新人早已排起了长队。入口处,工作人员正在为进入服务大厅的新人测量体温并核验安康码。现场有多名志愿者引导大家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佩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安全距离。现场井然有序。
“早上7点半,我们就开始办理登记了。”庐阳区婚登处工作人员介绍,当天,他们的服务时间比平时提前一个半小时开始,同时增加安保人员6名,增设“第二等候区”,为新人们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热情的服务。
据悉,肥西、肥东、包河、瑶海等结婚登记量较大的婚登处还成立了“520服务保障专班”,抽调32名工作人员、143名志愿者加强现场力量,落实责任分工。增设10个服务窗口,早晚双向延长工作时间3个小时,及时缓解场地受限、人员密集的压力。
建议选择“预审办”可节省时间
记者注意到,针对结婚登记高峰日,合肥各婚登处纷纷推出“预约办”“预审办”两种方式,引导分时分流。那么,这两种方式有何不同呢?
据介绍,所谓“预约办”,即通过电话、网络等预约方式,提前确定办理的日期及时段,再按时去现场办理婚姻登记。与直接前往现场办理相比,预约信息可以帮助婚登处提前预判结婚登记高峰,及时采取相应举措,引导错峰办理,减少当事人排队等候时间。
“我们推荐新人尽量采取‘预审办’的方式,这样可以进一步节省时间。”合肥市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预审办理的流程为:婚姻登记当事人提前一天或数天携带双方证件到婚姻登记处,办理相关前置手续,填写《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将相关材料交由婚姻登记员审查通过后与证件复印件一同存档编号。领证当天,准新人再次来现场可以直接签字领证。
“只要真心相爱,其实每一天都是好日子。”合肥市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在高峰日办理结婚登记,等候时间可能会延长。婚姻以双方感情和家庭责任为基础和前提,感情水到渠成时,就是最适合结婚登记的日子,没有必要特地选择结婚日期。
金嵋婕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吕欢欢/文余康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