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女儿的模考没有考好,她回到家就哭了,那些天,我失眠了。”从高一一直陪读到高三的李霞(化名),提到即将参加高考的女儿,还是有些担心的,但她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起到“带头作用”,不把这种焦虑的情绪传递给女儿。李霞说,女儿在合肥一中读高三,是一名理科生。临近高考这段时间,她主动和女儿进行过交流,希望她能舒缓压力。
女儿没考好还哭了
李霞对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说,从女儿高一开始,她就是一名陪读妈妈了,每天除了做饭,还会去学校接孩子。“上了高三之后,女儿就不在家吃晚饭了,每晚我都会去学校接她。”李霞说,初中时女儿的成绩很优秀,进入高中特别是高三以后,成绩有些下滑。老师也找孩子谈过话,称她本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要多努力一点,“有段时间,我觉得女儿身上没有那股子拼劲,我也曾鼓励她,要勇于克服困难。”
“上一次模考没有考好,女儿回到家哭了,我看着心里也很难过。”李霞对记者说,这是她第一次看到女儿因为成绩哭泣。距离高考很近了,她有些担心,也尝试和女儿进行沟通,“我因为担心都失眠了,又不敢和女儿多交流,怕影响她,传递了这种负面情绪。”李霞说,从住的地方到学校,步行的话需要8到10分钟,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她也会和女儿聊些轻松的话题。
鼓励孩子多散散步
李霞说,高考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次考试,哪个家长不希望孩子能考出好成绩呢?前段时间,她的情绪出现波动,老是担心和紧张,但她之后进行了调整,并且不让女儿看到自己担心的一面,更不愿女儿也受到负面情绪的干扰。李霞告诉记者,学习毕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再急可能也没用,只能鼓励孩子尽力发挥,做好自己。
“我也担心,重复唠叨和提醒会适得其反。”李霞告诉记者,与女儿交流她会看准时机,把握尺度,会选择在孩子心情比较好的时候。高考越来越近了,李霞和女儿的交流也以引导和鼓励为主。“作为陪读妈妈,心思都在女儿身上,看到她有情绪波动,我是很担心的。”李霞说,女儿的上进心是有的,自己在调整情绪的同时,也鼓励女儿不要纠结于已发生过的事情,要往前看。
除了学习,女儿运动不多,这段时间李霞在吃饭或接女儿时,会与孩子交流,鼓励她复习倦了的时候出去散散步或听听轻音乐,放松一下心情。
饮食和作息挺规律
女儿一天在家吃两顿饭:早饭和午饭,这两顿饭,李霞都会提前准备好,且尽量以清淡为主,这段时间不再做荤腥油腻的食物。李霞告诉记者,早饭一般会为孩子准备一杯牛奶和一个鸡蛋,有时候则是牛奶配煎饼或菜包,煎饼和包子都是自己做的;午饭则会在中午12点前做好,这样便于孩子午休。
“这段时间女儿的饮食和作息与之前一样,挺规律的,没有刻意增加营养或减肥之类的。”李霞告诉记者,不打算给孩子买营养品,女儿偶尔食欲不佳,会搭配新鲜水果,平时不喝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