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今年1月,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民警在工作中发现有人在驾考科目一考试中作弊,并且携带非常专业的作弊工具。“不认识字也能包过。”面对民警调查,作弊的王某交代称,对方给了这样的承诺,自己又一直想拿驾照,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交了钱。王某作弊有“专人”帮助,民警判断可能并不是简单的个人作弊案件。经过数月侦查,今年4月,涉案的17人均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案发后,合肥市经开公安分局成立专案组,开展案件侦破工作。通过对王某的调查,民警找到该犯罪团伙的关键人物董某。董某在合肥从事驾考培训多年,拥有三家培训机构,生源广泛。王某通过朋友结识了董某。董某知道王某的情况后,承诺不管是“不识字”还是“年龄大”的,都能一次性通过,不过的话可以继续考试,直到通过为止。
王某“心领神会”地给了董某9000元。董某交代王某放心,一切都会安排好。考试当天,王某等着董某的“运作”,不料被民警当场发现。
经查,在多年驾考培训中,董某认识了驾校教练何某和邓某。三人约定:由董某来拓展“生源”,邓某、何某来具体实施作弊。何某购买无线传输设备、耳机、微型摄像头等作弊器材,由董某负责接送考生,何某、邓某对考生设备进行安装调试。考试时,何某、邓某共同为考生提供答案。
民警分析案情,发现此作弊案件涉案人员不止三人,是一个有组织的作弊“产业链”,参与介绍考生作弊并从中牟利的人员有20余人,多名教练、“黄牛”围绕此链条参与介绍考生作弊并从中牟利。该团伙“业务范围”不仅包括安徽省内,还涉及河南、黑龙江等地。
通过前期缜密侦查,专案组逐渐掌握了该犯罪团伙的组织架构、嫌疑人身份及作案手段。由于案件涉及环节多,人员分散,分布范围广,专案组制定周密的抓捕计划。
4月1日,经开公安分局组织警力分成四个抓捕组,分别在合肥市经开区、蜀山区、包河区等地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董某、何某、邓某等13人,依法扣押用于作弊的各类设备、器材6套。4月5日,通过深挖,又抓获另外4名犯罪嫌疑人。
目前,17人均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陈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