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圩镇党委围绕乡村振兴主线,做实做精理论宣讲,积极推动党和国家重要方针政策深入田间地头、村头街巷,实现用理论宣讲凝聚人心、服务群众、解决问题的良好成效。据统计,2020年,全镇共开展各类宣讲260余场次,受众达3万人次。近日,大圩镇人民政府获评第四批安徽省理论宣讲示范基地。
“土味”表达广受好评
连日来,圩美实践宣讲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宣讲“四进”活动,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田间地头”。
理论宣讲,人才最关键。2018年底,大圩镇从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道德模范、各级好人、新乡贤中遴选多名素质过硬人员,组建圩美实践宣讲团。“一些骨干多才多艺,能自己创作三句半、打油诗、小调、门歌……更易为群众接受。”宣讲团负责人说。
“花式”宣讲,“土味”表达,深受居民好评。圩美实践宣讲团不断加强学习,迅速成长为全镇宣讲骨干力量,自成立起,共计开展各类宣讲活动220余场,累计受益人数20000多人次。
兼顾田间生产楼栋生活
近日,慈云村党总支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走进葡萄大棚。种植户们表示,将更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潜心钻研种植技术,为大圩葡萄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大圩镇将宣讲与田间生产和城市生活相结合。将“小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既讲好理论,又讲清种植实用技术。针对“城市生活”,则依托金葡萄社区成立的79个楼栋党组织,定期开展“圩民说事儿”、楼栋微宣讲等活动,既打通了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又推进了乡风文明。
理论宣讲插上“云翅膀”
2020年1月,由圩美实践宣讲团骨干成员梅发水编创的《抗击疫情歌谣》的打油诗火了,还被录制成小视频在居民微信群中转发。疫情防控期间,圩美实践宣讲团开展多种形式的“云宣讲”。
近年来,大圩镇创新形式,运用短视频、H5、直播等新媒体手段开展宣讲。制作《杨医生讲防疫知识》,通过大圩抖音号、微信公众号发布;举办大圩镇“理想包河·引领美好生活”理论微宣讲、“战疫纪事”等宣讲比赛,吸引上万名群众观看,既达到宣讲目的,又促进了工作。王娟龚润泽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王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