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
将启动两大探测项目,研究地球“姊妹星”大气和地质特征
时隔30多年,美为何要重访金星?
  时隔30多年,美国计划重访地球“姊妹星”金星。6月2日,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将在2028年至2030年启动两项金星探测项目,以解答为何它和地球外形相似却不宜居。
  求解“炼狱”由来
  NASA新任局长纳尔逊2日宣布,两个金星探测项目入选NASA“发现”计划。一个全称“达芬奇+”(DAVINCI+),关注金星大气构成;另一个简称“韦里塔斯”(VERITAS),聚焦金星地质地貌。它们分别得到NASA“发现”计划5亿美元的拨款。该计划始于1992年,旨在鼓励科学家们设计出富有想象力的新任务,探索太阳系。
  放眼太阳系,金星可能是除地球外最宜居的星球。其在很多方面都是地球的双胞胎——大小、质量和组成基本相当,运行轨道也离地球最近。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地球温度适中,大部分被水覆盖,适合人类和各种动植物长期生存;金星大气中充斥着浓度极高的有毒气体,表面温度高达近500摄氏度。科学家猜测,金星曾在数十亿年里保持稳定的温度,储备液态水,但一些变故使其发生剧烈变化,成为一颗温度足以融化铅的“死亡星球”。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苏联和欧洲曾发射过数十个探测器到达或飞越金星。NASA发射的金星探测器“麦哲伦”号,在轨运行4年,于1994年失联。在那之后,科学家们的注意力逐渐从金星移开。
  近几年来,许多行星科学家积极推动再访金星。就在去年,这颗被忽视已久的行星又重新活跃在聚光灯下。
  美国一组科学家通过望远镜观测后声称,他们发现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金星云层中有微生物存在。科学家说,他们发现了一种分子——磷化氢,可能是活的生物体的排泄物,它们所在的云层可能温度较为温暖而非灼热。
  尽管存在争议,但这一发现仍引起NASA的注意。去年9月,时任NASA局长布里登斯廷称,是时候优先考虑金星了。纳尔逊2日称,上述两大探测项目旨在了解金星如何成为炼狱般的世界,以及地球是如何进化的。
  两大项目各有分工
  “韦里塔斯”项目重点关注金星地貌特征,旨在研究金星地质史。它计划在2028年发射航天器,使用特殊的雷达成像仪,穿透金星厚厚的大气层,来绘制金星表面三维地图,以确定金星是否有活跃的板块构造或火山活动。从某种角度看,它是NASA“麦哲伦”号的升级版。
  另一个项目“达芬奇+”将在2029年发射,其主要任务是收集金星大气成分的信息,评估其如何变化,以及金星是否曾拥有海洋。它将是自1978年以来首个由美国主导的金星大气研究项目。
  引人关注的是,“达芬奇+”还可以确定磷化氢的存在。宇宙飞船将于2030年对金星进行两次近距离观测飞行,并于2031年第三次接近金星时投下球形探测器,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穿过大气层降落,嗅探和分析气体。相关仪器可直接识别出磷化氢分子,这将引发一场激烈的辩论:磷化氢是否是生命存在的决定性证据,或者是一些与生物无关的地质或化学反应产生了它?
  “当我们降落到云层中时,所做的测量将非常精确。”“达芬奇+”项目首席研究员、NASA研究员詹姆斯·加文说。氪、氩、氖和氙的浓度可能会提供有关金星及其大气形成的线索。
  能否打破“金星诅咒”
  不难发现,自上次访问金星以来,NASA已将大部分热情投向火星——发射了5个巡视器火星车、4个轨道器和2个着陆器,以了解火星上水的历史和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在此期间,NASA未曾向金星发射过任何航天器。
  不过,金星轨道不乏来自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访客。欧洲航天局于2005年发射“金星快车”,围绕金星运行了8年,观察到熔岩流和其他证据,证明金星可能仍存在活跃的地质活动。日本航天局的“赤月”号目前仍在金星轨道上运行,其研究成果揭示了地球风(即重力波)的扰动,以及金星大气中的赤道急流。
  自去年以来,俄罗斯、印度等国都流露出探索金星的想法。
  迄今,苏联是唯一有探测器登陆金星表面的国家。《科学美国人》称,NASA这次希望打破所谓的“金星诅咒”。人们此前认为,NASA已放弃这颗离地球最近、但又遥不可及的行星。
  不过也有评论称,NASA一直在提出雄心勃勃的深空探索计划——从火星到月球再到金星,但能否如期兑现仍未可知。
  据《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