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了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合肥市日前下发2021年度就业创业促进民生工程实施方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2021年,合肥将开发10800个公益性岗位,并落实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补贴政策。
公益性岗位将安置就业困难人员
按照方案,合肥市将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为各类就业困难人员提供10800个公益性岗位,并按规定落实相关补贴政策。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为就业困难人员和边缘易致贫户、脱贫监测户。就业困难人员指因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以及连续失业一定时间仍未就业的人员。
方案明确,对用人单位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依法按月足额支付就业困难人员劳动报酬,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按季度向当地人社部门申请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按照用人单位为就业困难人员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之和给予补助。岗位补贴分为个人岗位补贴和用人单位岗位补贴:按照每人每月300元的标准给予就业困难人员岗位补贴,按照每人每月300元的标准给予用人单位岗位补贴。
对补贴期满后仍然难以通过其他渠道实现就业的零就业家庭成员、大龄就业困难人员、重度残疾人(有劳动能力)等特殊困难人员,可再次按程序通过公益性岗位予以安置,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期限重新计算,累计安置次数原则上不超过2次。
记者了解到,2020年度,合肥市共开发公益性岗位11605个,拨付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保补贴资金8249.99万元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可领生活补贴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合肥市将组织2721名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其他16~24岁失业青年,参加3~12个月的就业见习,并按规定落实相关补贴政策。
按照政策,见习期间,见习基地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2000元标准,给予见习人员基本生活补助。政府分别按照人均100元、200元标准(一次性)为见习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给予见习单位指导费补助。
对见习期满后与见习毕业生签订12个月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且留用人数占当年度见习毕业生50%以上的见习单位,根据吸纳见习毕业生人数,财政按照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单位一次性奖励。
2020年度,合肥市604家见习基地开发5659个见习岗位,组织3707名青年参加见习,拨付见习补贴资金2539.32万元;通过便利化发放全市84所在肥高校、特殊教育、技工院校、中专学校的毕业生22675人求职创业补贴,补贴资金3401.25万元;54所学校92159人享受校园招聘会补贴,补贴资金552.954万元。
王梅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吴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