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子军
高温酷暑季节即将来临,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的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工作,有效防控中暑事件和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对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切实维护广大职工劳动安全健康权益,全国总工会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职工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对职工防暑降温工作进行部署。(6月7日工人日报微信公号)
劳动者权益无小事,做好职工防暑降温工作,可以说怎么强调都不为过。“高温模式”已经开启,全国总工会发文提醒、重申,重要性、必要性不言而喻。
党和政府一直相当关心、关爱劳动者,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政策、法规越来越健全,劳动者权益生态也日益改善。人们期待相关政策能够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更希望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这种事不用等“红头文件”催促就能执行到位。
防暑降温、高温津贴之所以年年讲、年年牵动社会神经,是因为实践中总有少数用人单位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导致政策被架空、劳动者权益被打折。如今,违规安排职工室外高温作业、以绿豆汤代替防暑降温费甚至“没听说过”“不敢奢望”防暑降温费等情况仍然程度不等地存在,受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劳动者往往只能忍气吞声或怠于维权。
换言之,全总及相关部门年复一年强调,职工、网友年复一年吐槽,某些维权个案总能引发舆情,就因为实际执行中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不尽如人意,导致善政、良法的执行未能到位,影响了部分劳动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损伤了政策、法律的公信力。
要破解这一难题,需要各方自觉自主、相向而行。单位要增强守法意识,真正使尊重劳动者和劳动者权益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依法、主动做好劳动者权益保障,增强员工归属感、企业凝聚力,体现应有的人文关怀和责任担当;相关职能部门要主动、及时替劳动者“撑腰”,做到履职有为、善为,绝不姑息侵权行为,倒逼用人单位尊重劳动者合法权益;广大劳动者也要增强维权意识,依法主张合法权益,让用人单位不敢再漠视、侵犯劳动者权益。
敬畏劳动和劳动者成普遍共识,尊重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成常态自觉,改善、优化劳动权益保障成共同追求,高温津贴、防暑降温之类话题的热度就会降下来,各方自然也就无需为此耿耿于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