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1版
发布日期:
拜登欧洲行“先见盟友再见对手”
开启任内首次外访,分析称场面风光背后仍是美国拿盟友当维护霸权“垫脚石”的老一套
  美国总统拜登6月9日飞越大西洋,开启上任之后的首次外访。此访历时8天,拜登将停留英国、比利时和瑞士三站,参加七国集团(G7)峰会、北约峰会、美欧峰会和美俄峰会等多场活动。过去四年,特朗普的“美国优先”为美欧关系划下深刻裂痕,如今,拜登宣称“美国回来了”。他能否兑现修复关键盟友关系、恢复美国领导地位的承诺?此访将给出线索。
  先见盟友,再见对手
  根据外媒的日程发布,拜登历时8天的访问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站英国,主要有三场活动。10日与英国首相约翰逊举行双边会谈,涉及双边关系、贸易谈判、北爱尔兰问题等;11日至12日参加在康沃尔举行的G7峰会,这是发达国家俱乐部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的首次团聚,讨论疫情应对、气候变化、全球供应链、确保西方技术优势等话题;13日在温莎城堡拜访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第二站布鲁塞尔,主要有四场活动。14日出席2018年以来的首次北约峰会,预计将重申美国对盟友的安全承诺;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进行非正式会晤;15日参加2014年以来的首次美欧峰会,除了常规话题,估计将涉及一些棘手问题,如钢铝关税、航空补贴争端等,同日会见比利时国王和比利时首相。
  第三站瑞士,主要有两场活动。16日出席2018年以来的首次美俄峰会,美方称将讨论乌克兰局势、大选干预、俄反对派人士中毒、网络攻击等争议话题;同日会见瑞士领导人。
  舆论对于日程设计议论纷纷。有评论称,拜登先见盟友,再见对手,有种代表队友向对手摊牌的作秀意味。也有观点认为,拜登此次马拉松式外访是奥巴马当年首次访欧的翻版,试图一改前任居高临下的傲慢作风,刮起一阵“拜登旋风”。
  为维护霸权找“垫脚石”?
  “毫无疑问,G7峰会是拜登此访重头戏。”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时殷弘认为,美方主要有两方面目标。一是,在全球重要议题(如经济复苏、疫情应对)上,继续发挥世界领导作用。以美国为首,发达国家将采取主动,提出议题,发表主张,比如按照美国建议制定全球最低企业税率等。二是,率领发达国家,在高技术脱钩、涉及中国内政等一系列问题上,作出原则性宣告,甚至推出个别重要决定。
  “拜登此访重点是两场活动,G7峰会和美欧峰会;外界的焦点可能是美俄峰会。”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说,无论G7峰会还是美欧峰会,拜登主要有三重关切:推动经济从疫情中复苏;试图在中国问题上加强协调、一致施压;协调对俄政策。拜登政府的目标很明确:一是加强与欧洲盟友的关系;二是动员盟友在美国关心的议题上跟着美国走,实现美国的政策目标。
  行程满满当当,场面风风光光,背后仍是美国拿盟友作为实现利益、维护霸权“垫脚石”的老一套。俄媒称,种种迹象表明,G7和北约一样,愈发服从美国的利益和目标,正在变成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政策工具。据《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