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昨天,中国政府网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以及扩展项目名录,其中我省有徽菜烹饪技艺、包公故事、亳州晰扬掌等11个项目入选。至此,安徽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达99个。
国务院此次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85项,其中安徽有4个项目入选。其中,合肥市申报的包公故事入选民间文学项目;亳州市申报的西凉掌(亳州晰扬掌)、阜阳市临泉县申报的临泉杂技入选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在传统技艺项目中,徽菜烹饪技艺赫然在列。
在共计140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中,安徽有7个项目入选。其中,龙舞(徽州板凳龙)入选传统舞蹈项目,南陵目连戏、淮北梆子戏入选传统戏剧项目,王氏制扇、痘姆陶器烧制技艺、古井贡酒酿造技艺入选传统技艺项目,祁门蛇伤疗法入选传统医药项目。
截至目前,安徽拥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个(木结构营造技艺、宣纸制作技艺、珠算),国家级非遗项目99个,省级非遗项目479个;拥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19名,省级792名;拥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3个,省级非遗传习基地(传习所)87个,省级非遗教育传习基地30个。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