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废品收购站、住人集装箱、仓库、厂房……本是一处废弃的小学操场,却“长”出了大大小小十余处违建。6月10日,合肥包河城管通报一起拆违案例。常青街道城市管理部联合薛河湾社区,对东风巷原东流小学内的违法建设进行了拆除,拆除面积约1400平方米。
据了解,此处原为东流小学,后因城市建设规划变迁,成为待建设空地,因位于拆迁区域,又在巷子的纵深处,远离城市主干道,这块数千平方米、平坦开阔的操场便成为了违建的“温床”。
违建当事人利用这处空地搭建了大大小小十余处彩钢瓦钢架结构的活动板房,其中面积较大的作为仓库,面积较小的作为居住和收购废品等,分别租给不同的企业和个人。“这边活动板房建得很密集,地上到处可见垃圾、废品,有的房屋内堆得满满的货物及回收的废品,而且搭建的材料多为泡沫夹层的彩钢瓦,不仅严重影响市容市貌,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现场城管队员介绍。
为取得当事人的配合,尽量减少租户们的财产损失,街居城管执法人员多次前往现场,与违建当事人及租户进行沟通,耐心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和当前的拆违政策,表明必拆的决心。最终在确保租户们搬离所有物品的前提下,对该违法建设进行了拆除,并联合社区对拆除后的建筑垃圾进行了清理,恢复了操场原有的平坦整洁。
“这里是我以前的小学,之前被占着像个垃圾场一样,现在终于能看出学校本来的面貌了。趁拆迁改造前,傍晚带孩子来散散步重温下以前的时光,感觉也挺好的。”周边居民刘先生说。张妍李锡龙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