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5版
发布日期:
行走美溪
  □青阳陶翠霞
  我们不由得停住脚步,眼前这条长长的河深邃、碧绿、清澈。水面宽阔,深到一蒿不能落底,河床都是卵石作成,幽幽的水面映出了守卫着它的叠嶂群峰。
  青石铺垫的河滩,几截废弃的松树段。苔藓丛中冒出的黄色野蘑菇,饱和着自然雨露,非常鲜嫩滋润。河畔枯皱扭曲的老柳树,像撑开的大伞,洒落一地阴凉。轻风拂面,空气中都充满了树脂的芳香。遇见一位茶农,询问:“这地方叫什么?”“黟县美溪乡黄菇河,在美溪乡口与石台县大河口之间,自美溪新大桥而下三十里水路,被誉为黟县的‘小桂林’。再向前就是打鼓岭峡谷,是徽州的‘九寨沟’,都属我们美溪乡。”茶农自豪地向我们介绍。
  这河滩上的青石就是“黟县青”,它经过风雨侵蚀,岁月洗礼,云雾沐浴,已成为徽州四雕的重要一员。一块形似“三寸金莲”的青石,上面是一圈一圈有规则的白筋,引起我的注意。我弯腰捡拾,凝视着糅进了天地自然灵气的白筋,触摸它、感知它,脑海中闪现奥尔森《低吟的荒野》:“它不是麻木无知的,毫无生气的,而如同构成它们的结晶体一样充满活力。尽管它们毫无变化,但我知道在它们之中有一个活跃的宇宙……都记载着一段抹不掉的地球历史。”我手中这块“三寸金莲”又有着怎样的地球历史,是鸟语花香还是残酷无情呢?
  河滩上还有垂钓者丢弃的鱼线、鱼钩。据茶农介绍,这河中有鳜、鲫、鲢、鲤、鲇等10余种淡水鱼,吸引了众多垂钓爱好者。同伴试着将鱼线抛向水中,大片涟漪一圈一圈铺开。一时间,竟忘却了是在钓鱼,而是在捕捉原野的气息:倒影、色彩、风声、鸟鸣,使自己融于风和水,是何等惬意。
  我们沿黄菇河继续向上行驶,穿过一片竹林,隐约听见附近潺潺的流水声。循着水声找去,打鼓岭峡谷就呈现在眼前,溪流、怪石、悬崖、瀑布构成了原始峡谷景观。
  行走在曲折幽静的山路,一路溪水、岩石相随。溪流越过跌宕的岩石,左突右进,仿佛溪水之间隐藏着某种惊喜,令人想去探秘。过索桥,一道水帘似少女的秀发,飘飘洒洒,深情款款,在山崖间三番冲折,泻入深潭,潭水绿得醉人,名曰“仙女潭”。相传有位仙女在潭中取水,被眼前美景所陶醉,在返回仙山时将水桶遗留在此。此刻,我一介凡人,也深深陶醉其中。以为溪水在此停留歇脚,可当我沿着蜿蜒的山路继续爬行时,这溪水似乎意犹未尽,绕过幽谷深涧,越过多石的河床,再次从十余丈的高崖跌落,接二连三奔腾而下,形成三叠瀑,充满野性的粗犷。传说吕洞宾到此游览,流连往返,他找来了一块两头尖尖中间圆的大石头作标识。殊不知,这石头后来渐渐长成了一座与人的大拇指一模一样的山峰,叫“拇指峰”。
  到达山顶,有拥翠亭。环山皆翠,只见一面大鼓置于亭中,拿起鼓槌擂起来,鼓声在山谷间回响,心情快慰。之前认为打鼓岭与古代战事有关,之后从黄山旅游介绍中了解到,此地山高谷峡,莽莽丛林间群峰叠起,訇然有声,水声几经山谷回响,像无数面锣鼓在敲打,是黄山山脉自东向西的余脉。
  打鼓岭植被丰富,全程几乎都掩映于石楠、粗榧、南方铁杉、天竺、巨紫荆、兰果树及栗树林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有着上百年历史的青榨槭,树根紧紧抱住一块大岩石,贪婪地吮吸着石缝中覆盖苔藓的腐植土和水分,树根与岩床依附得亲密无间,任何狂风暴雨都无法将它们分开。我坐在树抱石边,仔细观察它,它具有一种韧性,在逆境中蓬勃生长,仿佛给予我面对一切困难的力量。
  入夏,行走美溪,车辆稀少,游客也屈指可数。几十户农家散落在山坞谷边,三三两两劳作者,往返于农田、茶园或菜园,悠然自得。拥有“小桂林”“九寨沟”的美溪是如此宁静,远离城市的纷扰喧嚣,在这里你会不自觉地低声细语,生怕大声会亵渎它。
  行走美溪是一次愉快的经历,我真正体会到,宁静不仅是一种生态环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