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线上线下“参观”合肥首个党组织

  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史;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崔筱斋、刘云峰等无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铭刻在不朽的丰碑上;这是一片伟大的土地,诞生了合肥地区第一个党组织……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中共合肥北乡支部纪念馆迎来了众多游客的参观,他们在这片热土上,重温经典事件,致敬英烈人物,回眸历史瞬间,感悟初心使命。
  点燃江淮农运烈火
  走进中共合肥北乡支部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一组组以北乡支部成立到双河集暴动时期无数革命先烈在这片红色沃土上抛头颅、洒热血、冲锋陷阵为题材设计创作的立体浮雕。从“星火燎原”板块到“热血北乡”板块,一组组生动的雕塑、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件件实物展品,是双河集农民暴动那段历史的见证,更是革命英烈们浴血奋战、崇高无私、不怕牺牲的精神传承。
  1926年9月的一天,长丰籍共产党员崔筱斋从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并受组织委派回乡,同曹广化、胡济等人,在合肥北乡双河集崔家祠堂秘密成立了合肥地区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合肥北乡支部,直属时在上海的党中央领导,崔筱斋任书记,其他两名同志为委员。
  早在北乡党支部成立之初,崔筱斋等便按照中共中央指示,秘密成立了“安徽省农民运动协会”。至1927年,合肥地区农协已成立86个,预备成立37个,农友总数达到3000人以上。这些农协在开展抗捐抗暴斗争的同时,还开展多次扒粮斗争,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是1932年北乡的“双河集暴动”和西乡“五一”扒粮斗争。
  由于武装力量薄弱,1932年7月21日崔筱斋在当时的寿县下塘集不幸被捕。“我为革命而斗争,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崔筱斋临刑前高唱国际歌,慷慨就义,年仅36岁。崔筱斋虽然壮烈牺牲了,但是他用鲜血与生命播下的火种,点燃了江淮大地农民运动的熊熊大火,激励着千千万万革命人民更加顽强战斗。
  “网上展馆”已上线
  作为合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合肥市廉政教育基地,自2020年7月提升改造后,这座“革命丰碑”以全新面貌再次开放,不仅迎来了省、市、县各级机关单位前来参观交流,也迎来不少游客小团体前来“打卡”,短短十个月,接待游客近两万人次。
  为创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党史学习教育主阵地作用,造甲乡在合肥地区第一个党组织创建95周年之际,开发上线了中共合肥北乡支部纪念馆“网上展馆”。当下,走进中共合肥北乡支部纪念馆,可以边走边听,接受一次“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的红色文化熏陶。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陈牧